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就必须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时刻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永葆党员领导干部的公仆本色。
打造拒腐防变的自身基础。“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真正的领导魅力在于独特的人格魅力,真正的领导艺术在于个人影响力的大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前提,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底线。一是要提高道德修养。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建设,彻底消除各种不健康的思想根源,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自觉抵制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形形色色的不良诱惑。二是要提高理论修养。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理论修养,才能明辨是非,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是要提高纪律修养。“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党的章程行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勇于解剖自己,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锻造清正廉洁的行为规范。清正廉洁,是每一名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绳。为此,领导干部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切实做到“三慎”。一是慎权。权力是把双刃剑,用权为公可以赢得人民赞誉,用权为私必然导致身败名裂。因此,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决不能把权力当做谋取私利的工具。二是慎欲。无可厚非,七情六欲人皆有之。但是,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谋取规定之外的特殊利益,不能丢掉自尊、降低人格、放纵欲望。只有不贪吃喝、不贪金钱、不贪美色、不贪名利和地位,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堂堂正正地工作。三是慎微。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领导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走歧途,往往都是从小事不注意、小节不检点开始的。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从那些最容易忽略的小事做起,经常开展自我批评,防止小问题发展成为大问题。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义之财莫取,不当之利莫沾,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守住小节、防住底线。
树立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作为领导干部,无论职务多高、权利多大,都是人民的公仆。践行群众路线、当好人民公仆,就是要把“民之所需,我之所急”作为行动准则,做决策、抓工作、办事情,一定要把群众的利益和疾苦放在首要位置。要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善待群众,弘扬和践行焦裕禄同志心系百姓的公仆情怀,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扑下身子办好实事。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联村帮户接地气、惠农务树清风”活动为契机,带头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愿望,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集中力量办成一批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要求,时刻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一流业绩造福群众,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