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半根甘蔗
来源:三原县陵前镇纪委 作者:屈小宏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2-04-07 11:41:11

时节快到清明,一大家子人商量,给已故爷爷奶奶坟头立碑,永存纪念!

想起爷爷,回忆童年。

爷爷生于二十世纪初,经历了战争、灾难、贫穷……年轻时的爷爷成长于乱世之时,和二爷一起走在风口浪尖之上,当时那个年代,随时都有可能丟掉性命,兄弟俩一个跑,一个守,周旋与红军、白军和土匪、狼群之间。没有追求,没有信仰,就只为着一家老小有口饭吃。含辛茹苦养育了12个儿女;生存于饥荒之季,战战兢兢,劳累辛苦的撑起这个庞大的家庭……

我的童年,从记事起,爷爷已是七旬左右的老人了,印象里的爷爷和现在七十岁老人相比,简直就老了十几岁;一大把胡子,一直穿着件不太换洗的棉袄,一张苍桑的脸庞,从来没有停止过的脚步,每次下地回家儿孙们一哄而上,从爷爷手肩上拽下那个差半个笼底的草笼,争抢着要看爷爷是否有好吃的带回家……

突然想起,当时爷爷就没有穿过新衣?他们那时好像就没有季节?一直披着那件黑色的“家生布”棉袄?嘴里叼个长烟袋,那满脸的胡须好像从来就没有刮过……村子里的人给爷爷起个外号叫:“黄胡子”。

作为父亲,我爸是爷爷最大的骄傲。爷爷奶奶节衣缩食把爸爸培养成才—农校毕业后分在县政府工作。每每和人说起爸爸,爷爷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总会写满骄傲,说:“我大儿子端的铁饭碗,吃的是公家粮”。关于老爸六七十年代在县政府上班,对农村人而言,做为家人儿女也是很幸福、很自豪的,村上人也是挺羡慕的。

树大分枝,爸妈结婚生下我们仨兄弟后,该分家了,后面还有姑姑和几个叔叔,也渐渐地长大,也要成家立业。一大家子人张罗着给我们家盖了三间厦子房,便独立门户,我们从祖屋搬了出来。那年爷爷已经快八十岁了……

一天,我刚放学,门口有人叫我:“小宏,你爷爷叫你”!我飞跑而出,老远就看见爷爷坐在大槐树下的石墩上。

“爷……”

“噢,放学啦,过来……”爷爷说。

我跑过去,爷爷拉着我的手,摸着我的头说:“又长高啦,长大啦……”

我调皮的摸着爷爷那浓浓的胡须,看着爷爷偷偷一笑,说:“爷,给你装袋烟抽。”我从爷爷手中接过烟枪烟袋,不太熟练地把旱烟末装好,然后让爷爷含着烟杆,拿“洋火”给爷爷点着,爷爷大大的吸了一口,吹到我脸上……我赶紧从爷爷怀里挣开跑走,因为爷爷身上的旱烟味实在太重了。“来”,爷爷看看四周,悄悄地从他的棉袄袖筒里抽出半根甘蔗,有点神秘地说:“快吃,甜得很……”

当时农村小孩平时很少有好吃的,爷爷的孙子太多,都不知道爷爷这袖筒里能抽出多少根甘蔗,能抽出多少个爱……

爷爷拄着拐杖蹒跚地走了,我追过去搀扶着爷爷走了几步说:“爷,你走慢点”。转身又去玩了……

爷爷走了,走出我的视线,走完了他辛苦、平凡的一生……

看着爷爷的背影,看着爷爷那弯曲的身体、艰难的步伐,心生莫名其妙的酸痛……

爷爷,这甘蔗真甜!

因为家务事,爷爷好久都没来我家,一直到离世。

平凡的人生、朴实的爷爷,一生勤劳憨厚、平易待人,忐忑的岁月、爱怜的身影直到现在还一直刻在我的心里,还在无形中护佑着他的儿孙……

虽已梦归西天,

永留思念心间。

爷爷长眠,

儿孙常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