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干净担当,勤政廉政
来源: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王晓霞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2-03-10 09:45:30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可见,勤政廉洁的优秀品质,是总书记心中分量最重的政治素养。廉政建设和勤政建设既是一场清廉和效能的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观念深处的革命。

河南内乡县衙悬有一副楹联,上联是:廉不言贫,勤不言苦;下联为:尊其所闻,行其所知。意思就是真正廉洁的人,不会讲自己如何清贫;真正勤政的人,不会抱怨自己如何辛苦。要重视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努力践行自己所认知的理念。

翻阅史卷,清正勤廉、为国为民早已成为中国历代贤明廉洁之官和爱国志士融入血脉、植入灵魂的价值追求、精神坐标,成为爱国情怀的基本表征,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忠诚的弘扬者、实践者。“勤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质和政治本色,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

古人云:“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日清、日勤,即就是廉政与勤政。诸葛亮严于律己,一生节俭,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从27岁出山到53岁病逝,勤勤恳恳辅佐刘备和刘禅26年。在临终前给刘禅写下了《自表后主》一文,“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北宋司马光一生刻苦勤奋,以“欲以身殉社稷,躬亲庶务”“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励,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入仕40余载,无论做地方官,还是任高官要职,一如既往地清正廉洁,“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晚年司马光曾写下《训俭示康》教导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以俭立名,以侈自败”的至理名言,至今依然颇具警示意义和时代意义。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堪称廉政与勤政的楷模。1936年,埃德加·斯诺到达陕甘宁边区采访。他发现,毛译东只有两套制服和唯一一件缀补过的大衣,压根儿没有个人财产;红军官兵待遇平等,且薪饷微不足道,没有人为了个人财产而贪污、徇私……斯诺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坚忍卓绝,任劳任怨,是无法打败的”。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告诫各级党员干部,他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既要做廉吏,又要做勤官,既要廉政又要勤政。廉政是根本,勤政是表现,既要对党负责,也要对人民负责。”

廉政与勤政,二者是相互统一的。有了廉政,才能保证勤政,离开廉政的勤政,就会走向贪、占、捞,最后走向腐败、垮台;离开勤政讲廉政,廉政就成了空的、虚的、假的,廉政就没有实效,也就无价值无意义了。

清廉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乃为官之要,从政之基。守住清廉,就守住了人民公仆的本色。”勤政就是不怕苦、不怕难、不怕累,工作勤勉、勤奋好学、刻苦上进,以苦为甜、为乐、为福。真正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勤劳勤政的实干家。党员干部要有“夸父追日”的精神、”精卫填海” 的毅力、”愚公移山”的执著、”闻鸡起舞” 的勤勉。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永远爬不上成功的梯子;站在河边只步不动的人,永远不可能渡过河去。勤政,乃为政之责,官德之本。

我认为,作为从事高职教育的党员干部,既要勤也要廉。事事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作表率。要节约节俭,不浪费物质不贪图享受,倡导极简生活,并影响教育引导学生、家人、周围人讲廉、尚廉、践廉。既要踏实努力工作,更要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出力不出工,看似勤奋没有实效,这种努力缺乏了目标方向没有任何意义。在工作上主动出击、超前谋划、多方思索、精准发力、提质增效。崇勤尚廉还表现在既要完成本职工作,又要多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作为党员老师在各方面要做表率,既要代好课,同时要多方修炼争取有所建树;既教书更育人;既要在校园内成就学生,更能服务区域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我们党员干部要持续发扬艰苦创业、奋进图强的咸阳职院精神,克服华而不实、漂浮虚荣的工作作风,对工作勤勤恳恳,坚持大处着想、小处着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俭以养德,廉以立身,深耕教育教学事业,做学院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先锋和楷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