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见到老王最少已经有三年多时间了,想起曾经关于他的过往,至今仍历历在目,感慨颇深,很是怀念!
老王,真实姓名无从考究,其人相貌平平,家住陕西淳化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共有三口人,老伴常年有病在家,儿子在外务工,家庭收入算不上宽裕。多年前,老王经人介绍从老家来到旬邑县务工,从事公益性岗位--卫生打扫工作。勤劳、重情重义是他的立身之本,热情坦诚、乐于助人是他鲜明的性格标签,遇到人脸庞总是挂着一副笑眯眯的神情,看上去亲切又慈祥。记得第一次见到老王,老王主动向我问好,经过简单了解,得知老王已经60岁有余,为了补贴家庭开销,很早就走出家乡在外漂泊,修过鞋、摆过摊、农忙时还帮人抢收过庄稼,风里来,雨里去,一个人默默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
老王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对待工作认真尽职,一丝不苟。记得老王在旬邑县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县城某机关单位打扫卫生,按规定上半天班休息半天,工作虽不算辛苦,但老王不论冬夏,总是每天早上最早到岗,尽职尽责清理打扫办公区域每个角落,有时为了彻底将地面、墙面的污渍清除干净,大冬天他不畏严寒亲自用水擦洗,经过他打扫过的地方,总是洁净如新、干净整洁。同志们上班来,每每看到焕然一新的工作环境,都纷纷投去赞许的目光不断和他寒暄热聊。此时,他总是说:“环境好了,大家心情也就好,为大家服好务,我也高兴”。
老王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怀有一颗与世为善的心。老王做人干事都十分讲究原则,说话讲究分寸,答应别人的事,从没有耽误过,和周围人相处关系融洽。记得2016年,旬邑爆发了几十年不遇的大暴雨,县城瞬间受到洪水侵袭,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老王工作的单位院子后面住着几户居民,由于房屋地势位置较低,洪水迅速往屋内涌去,屋内传出了惊恐的呼喊。救援刻不容缓!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老王,依然是那个熟悉的老王不顾危险挺身而出,立即投入到救灾当中。他一边呼唤安慰着被困人员,一边指挥其他居民做好救援接应,只见他挽起裤腿,带上救援绳,带着几名群众大步趟入水中,不顾一切向着被困居民的方向走去,全然不顾已没过他大腿的洪水。经过大家齐心协力,被困居民被顺利转移到安全地带`而老王忙完后,已累的上气不接下气,有获救居民当面要感谢他,他却淡淡地说:“大家有危险,我怎能不管,这是我的责任。”在这场与洪水抗争的行动中,充分体现了大家的团结精神,邻里关系也更加和睦了。
老王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跟人攀谈聊天。他就像一个“百宝箱”,无事不知无事不晓,总是爱到人多处凑,逮到插话的机会,便会立即进入话题,滔滔不绝、声情并茂,常常逗得围观人群哈哈大笑,给人留下和蔼、质朴的印象。除了以上品质特点,老王还是一个热心人,对待外人和自己人一个样,他时常从离工作单位几里外的住处为单位同志和居民义务送菜,遇到春节他还会送上春联和小礼品,谁要是遇到困难,只要招呼一声,不管他有多忙准来帮忙。
老王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大家给予他很高的评价。遗憾的是由于工作关系到期加之身体原因,老王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工作岗位。现在身在何处已无人知晓,但无论他在哪里,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身上闪闪发光的优良品质,这种品质将化为我进步的精神动力,鼓舞我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