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粮仓里的“硕鼠”
来源:淳化县纪委监委 作者:魏洋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2-02-25 11:04:14

近日,陕西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延川县、志丹县原粮食局局长杨延峰、刘玉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陕西省纪委监委全面启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案件直查直办,关键环节全程督导,深挖涉粮乱象,严肃查处一批对粮食动歪心思、伸黑手的“硕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硕鼠”一词,最早出现在《国风·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在古代,剥削者被喻为人人深恶痛绝的硕鼠,贪得无厌、狡猾奸诈,蚕食着百姓们的粮食。而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披上形形色色的“外衣”,用各种操纵手段套取粮食补贴,将粮仓变成自己的“钱包”,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变成了人人喊打的“硕鼠”“蠹虫”。

时间回到2015年,央视播出了《粮仓硕鼠》的报道,辽宁吉林等地一些粮仓官员,以补贴价格购买陈米、劣质粮食,这一实情揭开了粮仓里的内幕。此后,有关粮食领域通报的案件牵涉人员多,涉及面广,更是涵盖多个环节。部分领导干部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抛之脑后,双手深入粮仓,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搞权钱交易,甘当粮仓里的“硕鼠”,严重危害了国家粮食安全。

仓廪实,天下安。国家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想守护好“大国粮仓”就得根治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让粮仓里的“硕鼠”现形。从中找出“鼠患”频发的原因,再对症下药。一方面,粮食购销环节的监管缺位、监督缺失,缺少社会公众监督,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暗箱操作”“监守自盗”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法纪意识淡薄,缺乏敬畏之心,不能认识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在全国各地开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对粮食领域的主要问题精准发力,“拉网式”排查,紧盯购销、储存、销售等重点环节,发现问题,严查“靠粮吃粮”等责任问题,根治粮仓里的“硕鼠”,敲响“零容忍”警钟,充分发挥了以案为鉴、以案明纪的警示教育作用。查处粮食购销领域腐败的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督促责任单位及时完善规章制度,增强刚性约束,深化改革,切实解决粮食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必须解决,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不能忘记。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努力做到“光盘行动”。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粮食安全问题关乎民生大计、关乎国家命脉,身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从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中汲取教训,紧盯粮食购销领域容易滋生腐败的各个环节,出动出击,不能让“硕鼠”继续在大国粮仓里肆意作为,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守护好大国粮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