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上了向往的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换回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咸阳市旬邑县就有这样两位美丽的“白衣天使”,她们逆向而行、挺身而出,用已所长、尽已之力,代表30万旬邑人民驰援西安,她们的言行让无数人点赞。
2021年12月18日,旬邑县疾控中心的职工付邑楠和第五芳静正在下乡工作。当日11点半,她俩听到支援西安的消息后,主动请缨,申请前往西安参与流调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急,她俩简单收拾了行李,与家人匆忙告别,便踏上了前往西安的援助之路。
晚上6点左右,付邑楠和第五芳静到达西安市雁塔区。付邑楠被分到了链条专班(流调组),第五芳静因可以独立完成采样工作,被分到了密接转运组,她俩随即就投入到了紧张的“战斗”中。
付邑楠的工作任务是通过快速流调排查确诊病例的B类密接人员,迅速落实密接人员的集中隔离,并对所有密接人员进行流调,找出风险点位,摸排C类密接人员,并尽快落实B、C类人员的管控,防止病毒蔓延。由于每天要及时完成上级下发的任务,付邑楠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结束工作。有一天中午,流调组接到任务,需要核查2954个人员信息,流调组经过连续奋战,直到晚上12点才完成了信息核实,接着又要把信息汇总、整理录入电脑,凌晨五点,付邑楠终于完成了当天的任务,松了一口气,虽累无怨,她知道这是她作为疾控人的职责所在。目前,经付邑楠手流调B类人员300余人,核实B、C类人员信息及管控措施700余人,发摸排管控函件、协查函及回复函件60余份。
第五芳静到西安当天晚上就完成了三次运转,从打电话核实信息及地址、采集人员核酸样本和环境核酸样本、消杀都得自己独立完成。晚上短暂的休息调整后,次日一大早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她必须在医疗救治组到来之前,帮助患者做好个人防护:穿防护服、靴套,戴手套、N95口罩、防护面屏等,送到指定的交接地点,完成交接后对患者所处的环境进行消杀。转运工作都是与时间和病毒赛跑,在争分夺秒里体现着对确诊患者的负责,每次去接确认患者,第五芳静都会让司机关掉警灯,避免给群众和隔离人员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路上还不停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当接到第一个任务时,第五芳静也有过退缩和害怕,因为接触或运送的密接很可能就是潜在的确诊患者。但是怕也得上,因为这是疾控人的职责和担当,她责无旁贷。当时某地有个确诊病例,按规定要对确诊病例及周围所有租户开展采人样、环境样,最后负责给整栋楼进行终末消毒,但这种城中村按门牌号很难找到人,况且晚上门牌号都看不清楚,只得去找街道办的人协助,遇到不配合的人员,还要苦口婆心地解释,就是这样的工作场所,第五芳静一周去了三次,最多一次是对28个人的人采样、环境采样,并全部送到隔离酒店。
工作间隙,她们分别拍了一张“面目全非”的大头像。照片里,他们的脸上布满了戴护目镜、口罩留下的勒痕,鼻梁压得通红,耳朵也磨起了泡。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进一步收紧,她们的工作量也与日俱增,休息、吃饭时间都不固定,随时待命,时刻关注手机,任务一出,立即出发,工作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她们深知自己与病毒“零”距离,但不能退缩,更不能懈怠,只想为这座城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昔日的盛世繁华早日归来。
如今,驰援西安已经31天,她们也看到了无数勇敢无私的先锋岗上的党员,在面对病毒时不惧危险毫不退缩,再次坚定了她们向党组织靠拢的信念,于是在防疫一线,她们郑重地向党组织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白衣天使”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