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很多领导干部滑入腐败深渊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一些腐败官员“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心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建观念,滋生了以腐败官员为核心的家族式腐败,摧毁了个人家庭,带坏了党风政风,破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
“欲治其国,必先治其家”,家风是调整维系家庭成员之间情感关系和利益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一个社会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注重家风建设,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孟母三迁”、“画荻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文章备受尊崇,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家风中有着充分体现。
家风往往是作风的反映。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不少被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犯罪案件中,不少都是家庭窝案、家族窝案,常与“枕边风”、“膝下雨”的怂恿密切相关。
古语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党员干部必须身端影正,以身作则,既重言传,更重身教,做好家庭成员的榜样,为树立良好的家风奠定坚实基础,进而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关爱家庭是人之常情,但关爱什么、怎么关爱却有一个度,这个“度”往小了说,是个人道德操守、集体公诉良俗,往大了说就是党和国家的党纪国法、社会的公平正义,乃至国家的前途命运。在这个“度”的范围内做人做事展现家庭之爱,才能长立于社会、久立于人心;而如果一昧迎合家人的欲望,超过党纪国法的边界,最终酿成的必然是悲剧。
党员干部严格要求家人,既是对家庭负责,更是对家人爱护。古诗云:“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意为为官一任当清正廉洁、献身国事,而非为子孙谋取不义之财。党员干部必须增强管住管严管好家人的自觉性,把管教功夫下在平时,严肃家规、整顿家风、严格监管、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切实加强家风教育,将家风教育作为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的有力抓手,把历史先贤、革命先辈的良好家风作为学习的榜样,让良好的家风成为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