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观《觉醒年代》悟青年力量
来源: 作者:唐政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12-21 10:06:28

今年恰逢党的百年华诞,很多人利用节假日通过走进纪念馆、博物馆的方式来追寻红色记忆,从一件件镌刻着历史的文物、一张张枯黄且又珍贵的图片、一个个奋发图强的历史人物中更快速、更直观、更近距离地回望历史、感悟岁月。

一批优秀的红色电视剧如《觉醒年代》《为了新中国》《信仰的力量》等党史题材剧倍受热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4集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则是用丰富史料全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伟业。

对于我们这些身处新时代的青年人来说,无论是跟随电视荧屏穿越时空,还是走进纪念馆、博物馆实地探寻,每每重温那一段峥嵘岁月,回顾我们党一路走过的艰难历程,灵魂受到了一次次的震撼,精神受到了一次次的洗礼。

百年前,中华大地战乱频仍、国之不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长夜漫漫、道路崎岖,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试图穿透沉沉黑暗,寻找出救亡图存的道路。

漫步在北大红楼,追忆着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等在这里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青年毛泽东在这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和思想营养。陈独秀之子陈乔年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牺牲前,狱中的战友为陈乔年即将被害十分难过,他却乐观地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在上海枫林桥畔被敌人枪杀时,他年仅26岁。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担当与奉献是国家和民族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立足当下,回望百年,共产党员在青年时期立下为国为民的鸿鹄之志,并终身践行,这是我们党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也是民族复兴大业的希望之光。我们党的一大十三位代表平均年龄28岁,正是毛泽东当年的年龄。李大钊,27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为党的早期组织建设呕心沥血,牺牲时年仅38岁;瞿秋白,20岁参加五四运动,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息,就义时年仅36岁;张太雷,21岁投身工人运动,参与创建共产主义青年团,牺牲时年仅29岁......革命先辈们在最好的青春年华,为挽救国家的危亡做先锋,用满腔热血换来一个觉醒年代。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那些千千万万个为中国革命事业牺牲的年轻无名英雄们。虽然我们不能一一记下他们的名字,但却是他们夯实了党的事业之基石。这些红色记忆是我们无比丰厚的精神财富。

英雄的丰碑上镌刻着历史的模样。今天,我们凭借着这一段段不朽的红色记忆,绘就成无数英雄的画像,不仅是为了追寻那些可以看得见的元素,更是为了回顾那段先辈们用鲜血和牺牲写就的光荣历史,在重温英烈事迹中感受无形的精神力量,感悟他们的那钢铁般坚定地信仰、信念和信心。我们这代青年人享受着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更要在新征程中奋勇担当、逐梦前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