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点燃崇廉拒腐的火焰
来源: 作者:马娜娜 宫园园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12-21 10:05:54

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莫守。从古至今,中国对官员贪腐的治理一直是吏治的重点。腐败是社会的毒瘤,是影响社会风气、国家长治久安的风险。在现代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反腐对社会建设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纵观历史,腐败造成的人间悲剧不胜枚举。夏朝末代君主桀本有文韬武略,却因为欲壑难平,一身才学尽数用于享乐,最终导致民怨沸腾,国破家亡。清朝后期,奢侈腐败之风盛行,重贿求官,当官捞钱已成为普遍现象,最终导致统治中国200多年的封建王朝覆灭。抗战时期,国民党由于内部贪污腐败现象的盛行,不仅加速了战区经济衰败,同时也失了民心,为其衰败种下了恶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包拯身居要职,但洁身自好,去世时家无余财,晚年更是立下了镌刻着“诫廉家训”的石碑,以警戒后人,其廉洁之名就算是千年后的今天也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周总理一生为国为民,一件睡衣补了又补,穿了二十多年,其廉洁之名也是为历史所铭记,其精神永垂不朽,万古流芳。

从破家革命、英勇牺牲的红军英雄吴焕先,到深藏功名、功成弗居的时代楷模张富清;从“鞠躬尽瘁战风沙,一片丹心向焦桐”的焦裕禄,到“俯身甘为‘樵夫’,为民披荆斩棘”的廖俊波,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民族大义和时代使命。而一些“大老虎”“小苍蝇”本着金钱至上的理念,在行贿者的循循善诱之下大搞权钱交易,用权力变现、枉顾王法,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有甚者,赌上自己的家人、亲戚,构建自己庞大的利益圈,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锒铛入狱、家破人散,自己一夜白头,“金钱梦”也化为泡沫。

追根溯源,是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事情做得天衣无缝,然而再完美的犯罪总有痕迹,再强大的腐败者也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作为一名新任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心存敬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常补“精神之钙”,时时反省,保持清醒,从根本上筑牢防腐反腐的思想之堤,常守廉洁之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