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以廉为宝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12-17 10:37:16

近日,读了《左传》中一则故事,心中颇有感触。故事大意是: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不若人有其宝。”宋国那个献玉的人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玉,所以把美玉献给子罕,而子罕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廉洁,这叫“人各有其宝”。玉石是宝贵的,但是正直的品质比玉石更宝贵。子罕则把严于律己、不贪污受贿的正派作风视为珍宝。

这不禁让我想起电视剧《大秦赋》中的两位相国。一是赵国相国郭开贪得无厌、投敌叛国,最终落得被秦王烹了的可悲下场。郭开之错在贪,贪图财货、贪图权势且无所畏惧。此等小人,小则害己、大则误国。二是大秦相邦吕不韦。原为一介“贱商”,然而头脑灵活,瞅准“奇货可居”之机,虽历尽艰辛、一路坎坷,但最终干到相邦之高位,使得秦之政令皆出相府。他又广招门客著书立说《吕氏春秋》一图彪炳千秋。最终畏罪饮鸩而亡。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玉石面前,宋人以宝玉为宝,子罕以不贪为宝,看似简单的选择,背后蕴藏着大智慧,因身居高位,子罕如此洁身自好实在是难能可贵,子罕在生活中面对的是除了这块宝玉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但他却选择了以清正廉洁为本,拒绝他人赠送的宝玉,坚守心灵阵地,抵挡住各种诱惑,为人做官、立身行事,应如子罕一般不贪、戒贪、去贪。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把清正廉洁作为立世持身之宝,时刻用党章党规和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终绷紧廉洁自律之弦,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才能使我们各宝其宝,守身如宝。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