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何其幸生于您怀,承一脉血流淌
来源: 作者:池龙祥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12-08 10:06:17

上周日有幸观看全国热映爱国主义电影《长津湖》,该片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志愿军在极其糟糕严寒的情况下,志愿军们以钢铁般的意志、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狠狠地灭了敌军的气焰,击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扭转了战场形势,打出了我国的军威及国威的故事。

观看影片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生活在和谐安定安的新时代,影片中的一幕幕还挥之不去,随着路边商店播放的一首《万疆》,“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便不由得想跟那些影片中的战士们隔空喊一句:是的,我们现在生活幸福,祖国繁荣昌盛,这盛世如您所愿!

犹记得影片中,美军派来飞机向志愿军驻扎地发射标识弹,紧接着大量美军飞机一股脑地倾泻炸弹。雷公为了保护战友不被轰炸,用双手将滚烫的标识弹搬上了车并开车驶离驻地。当然,飞机会跟着标识弹轰炸,满身是鲜血的他忍者疼痛,唱着家乡的歌曲“沂蒙山...”却一刻不停地向前开,最终壮烈牺牲。这种牺牲自己,保全战友、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值得我们一生铭记!

犹记得志愿军杨根思所在的连,在敌我装备悬殊,加之极端严寒天气的长津湖战役第二天,美军在小高岭发起8次进攻均以失败告终,在敌人发动第9次进攻后,连长杨根思打尽了最后一颗子弹,抱起炸药包纵身一跃,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值得我们一生铭记。

犹记得影片中,在美军匆忙南逃时,惊恐地发现129个已冻成“冰雕”的年轻志愿军仍保持战斗姿势,年轻的士兵与手中的武器冻在了一起,129杆枪都朝向同一个方向……美军军官看到后,不禁肃然起敬,对着他们致以军礼。一句“面对有如此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战胜他们”,更加体现出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暴、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从此,“冰雕连”成为一块精神丰碑,载入军史。

犹记得影片中,指导员梅生的大皮箱,整齐的码着勋章、证书、日记本、书籍、女儿的照片。伍连长问,为什么不把这些放在家里?梅生说他的箱子里装的都是和自己有关的东西,因为害怕家人睹物思人,但他却把女儿的照片带在身上。他深知此去战场不知归期,却带着必死决心义无反顾回到部队。

既然已知生死未卜,先辈们为何义无反顾?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这句贯穿电影始终的话,是最好的回答。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先辈们在一穷二白中奋战,在熊熊烈火中拼搏。他们艰苦奋斗,不就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吗?历史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如今物质条件优越了,技术水平提高了,我们更应扪心自问,我们的骨头可还坚挺,热血可还沸腾?

承一脉血流淌,要传承精神,铭记他们如何战斗。当我们抱怨寒冬中早起上班时,那就想想长津湖畔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中向前冲锋,至死不改的姿势,即使冻成“冰雕”也坚决不动;当我们抱怨工作太苦太累,想要敷衍了事时,想一想杨根思烈士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决绝。纵使外界环境沧海桑田,骨子里的精神也不能改变,也不应该改变。

承一脉血流淌,要传承使命,铭记他们因何战斗。70年前,战火烧到国门,无论是滚滚硝烟里出生入死的战士,还是辘辘轮声中支援前线的民众,都为了保家卫国而团结一致抗敌。70年后,维护世界和平,我们也当仁不让。唯有以大国担当捍卫人类命运共同体,方能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

承一脉血流淌,更要破时代巨浪,这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课题,也是纪检监察干部义不容辞的使命。愿你我都能不忘历史,用青史烛照赤心;愿你我都能直面挑战,乱云飞渡仍从容;愿你我承先辈长风,破时代巨浪,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