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看到路边小摊上摆放着半袋新鲜油绿的荠菜,很是招人喜爱。卖荠菜的是一位老奶奶,面带着笑容,坐在摊位后的小板凳上,像极了我的外婆。不知是好久没吃荠菜的缘故,还是因为想起了外婆,我按着老奶奶的价格买走了那半袋荠菜。于是,晚饭的餐桌上,便多了一盘“凉拌荠菜”。看着家人们吃得津津有味,我的思绪飘回了儿时。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只记得每当春天来临之时,田野里,山坡上,几乎有泥土的地方就有荠菜。小时候,爸妈忙于生意,无暇照顾我们,因此,每到寒暑假,我们兄妹三人便会被准时送到外婆家。记得第一次挖荠菜,是在春节后的一天,外婆说带我们去地里挖荠菜。在挖荠菜的过程中,外婆还讲了一个关于荠菜的故事。
相传在三国时期,华佗到沔城采药,一日,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不堪,随即替老者诊断。诊断后,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荠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
讲完故事,外婆告诉我们:“三月三吃荠菜,就是为了祛除冬天积存的寒气,因此民间也流传一句谚语:三月三,荠菜可以当灵丹”。而后,她又感慨道:“在她小时候,常常吃不饱,挖荠菜是为了充饥,在面糊之中,放进一把荠菜,调入少许盐巴,是难得充饥果腹的美味了。而现在,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鸡鸭鱼肉不断,每天都像过年,人们反而稀罕起这土生土长、没人伺养的荠菜了,看来荠菜还真是个宝啊”!
回家后,外婆揉面,擀饺子皮,姐姐择菜,洗菜,哥哥负责烧水。我站在案板前,看着外婆将荠菜和猪肉剁碎,加入盐、味精、葱花等搅拌均匀,娴熟地包着饺子,将其整整齐齐得摆放在提前铺好生粉的篦子上。忙碌了一个多小时,热腾腾的水饺终于做好。浇上提前调好的酸辣汤,一口咬下去,鲜美的汤汁流入嘴巴,暖暖的、香香的。
外婆已去世多年,我时常会想起与外婆相处的快乐时光。随着岁月渐长、考学、就业、结婚生子,好像已无闲暇时光走进田间地头挖荠菜。而今,又到了荠菜飘香的季节,品味着清新可口的荠菜,与儿时相比,却别有一番“滋味”,陶醉其中的不仅仅是我的味蕾,更是感恩生活与向往美好未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