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为官多修“清慎勤”
来源: 作者:冯霞飞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10-21 10:03:36

“何为官?怎样为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人说“为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有人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有人说“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可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呢?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曾讲到“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指明了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方向和实现途径。

当官之法,一曰清。“清”是清廉,公正廉洁,两袖清风。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必须能够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严守党纪国法。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当官之法,二曰慎。“慎”是慎重,周密考虑,谨言慎行之意。公务员代表的是国家政府的形象,每个公职人员都是公务员整体队伍及政府管理水平的体现,因此必须时刻不忘谨言慎行,恪尽职守,维护好公职人员的良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然而,由于个别公职人员不能做到谨言慎行,不仅影响到公务员整体形象以及党群干群关系,也造成部分社会偏激舆论的产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古人云,吏不畏我严而畏吾廉,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生明,廉生威。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们要对自身的定位更加严格,不能仅以一个普通群众的标准来衡量,要以更加严格的规范要求自己,不仅在工作中要遵守党纪法规、工作纪律,在生活中也要慎独、慎微、慎言、慎行,自警自省,道德底线更是不可踏破。

当官之法,三曰勤。“勤”是勤勉,勤奋好学,刻苦上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勤勉敬业不是一句口号,不是浮在表面,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奋斗。进入新时期,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党员干部要砥砺奋进,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只有进一步加强学习,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向学习要定力、要能量,才能在新时期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说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作为公职人员中的年轻血液,我们要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在全面建成惠及14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们深深懂得: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因此,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我们要实学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