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从上而下反腐工作不断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同时也得到了全国老百姓们的广泛认可。国家从上而下进行反腐败工作,不仅能肃清官场上的不良之风、净化政治生态,还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到了新高度。《人民的名义》以观照透析现实反腐大案的视角聚焦反腐幕后,通过鲜活的影视剧手法再现反腐行动,深刻刻画人性。我观看了三遍《人民的名义》这部剧,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人民的名义》中“小官巨贪”赵德汉为开头,其憨厚的长相、朴实的衣着、简单的生活与巨贪形成鲜明对比,他常以“农民的儿子”自居,痛恨贪官的他最终却走上贪腐道路,着实令人惋惜,是何原因令他踏入歧途?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丧失,失去了为官的初心。公安厅厅长祁同伟,是一名名牌大学政法系专业高材生,在官场权利之中一步步地迷失了自我,忘记了最初为何从警当官的信念,忘记了当初奋不顾身擒敌的初衷,忘记了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丧失,失去了为官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人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那么精神上缺钙,就会造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崩塌,走上歧途也不足为怪。而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易学习,他不管在什么职位、在何地方,始终在以为民办实事、心系人民为初衷。易学习的从政为官和政治品质,向我们深刻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政治信念。
二是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法律上规定人人平等,人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人民的名义》当中,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作为一名厅级干部,没有以身作则,反而参与商业合作经营,利用职权便利为犯轮奸罪的亲属开脱罪行;利用职权在高速路上设置关卡,妨碍司法执行;利用职权违规用人,将自己的亲属安排到公安系统各个部门工作。他的所作所为都不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多行不义必自毙,最后东窗事发,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在法律上是不能容忍的,谁也救不了他,他再也回不去,他犯的罪行是他以往的功绩抵消不了的,所以他选择了饮弹自尽。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
三是要不断进行自我提高与自我约束。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做到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道德品质是党员干部的首要品质和人格魅力。道德观念淡化、道德标准不高、道德素质缺失等都会使一个党员干部失去其人格魅力。剧中高育良作为一名高官,错误的将个人生活与政治生活割裂开来,认为个人离婚以及再婚与党组织无关,选择了对党组织隐瞒。没有做到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推荐干部时,高育良极力推荐他的得意门生祁同伟,而没有看清这个人已经是一个理性信念丧失,道德败坏的“有病之人”。
四是要坚决抵制懒政不作为行为。李克强总理曾说过:“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懒政不作为表现在“不想为”、“不敢为”、“不会为”,为了不出事、缺乏担当意识,甘愿当“太平官”“庸官”“懒官”。《人民的名义》当中光明区区长孙连城,这个人物形象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下中国官场的个别情况:在其位不谋其政,懒政不作为。懒政不作为行为,一方面损害了共产党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伟大形象,另一方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们从这部剧中看到了党中央反腐的信心和决心,而党的广大领导干部在看这部电视剧时,更应该主动“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不是也“身在剧中”,“以剧为鉴”评判一下自己到底是祁同伟、丁义珍、孙连诚还是陈岩石、李达康书记。向剧中的那些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党性坚定的领导干部学习,不做政治舞台上的“两面人、两面派”。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党和国家反腐决心、人民群众期待的认识,并从剧中腐败官员的结局中汲取教训,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