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满怀对选调工作的无比敬仰和热情,我完成了人生第一份工作的正式报到,真正实现了从一名学生到一名公职人员的身份转变,立身而待命,所见所感,皆在心中掀起层层波澜。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这是2019感动中国为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颁奖词。面对精彩的世界,这个从山村走出来的女孩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决定回到家乡支援建设,在黄文秀驻村笔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正是对黄文秀事迹的熟知,让我第一次对基层工作有所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基层工作中,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走出校园,走出城市,意味着我要跳出习惯的舒适圈,从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变为田地山坡;从随处可进的商场影院变为街边摊铺;从随处可吃的“海底捞”变为“淳化饸饹”,等等。面对一系列的转变,这就要求自己要从走入基层到感受基层再到融入基层,学一学淳化方言,品一品淳化美食,悟一悟淳化风土人情。只有把梦想的火种播撒到基层,在实践中点旺“实干炉火”,才能与群众共同摸爬滚打、磨砺品质、锤炼本领。
入职之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作为新时代的选调生,我将会时刻牢记要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不做坐而论道的清淡客,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强大信仰,让“信仰之火”越烧越红,未来之路即使遇到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也能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气,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有主动适应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工作常态的本领,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书写不负人生的精彩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在校时,我们遇到的困难也许只是实验数据的不准确、论文的反复被拒不被录用、导师的严格要求等等,而在日后,我们遇到的困难将要发生性质的转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会时刻要求自己勤学苦练、增强本领,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将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与基层实际情况相结合,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做到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才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落笔至此,才知道梦有多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且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