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叔是村里人对他的昵称,老党叔本名叫张社娃,顾名思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娃娃,老党叔生于40年代,因在水利建设大会战时期干活很卖力,队长往往把许多难干的苦活累活安排让他干,他却从没有怨言,而且干的很让队长满意,因此在施工现场被指挥部树立为水利建设大会战的一面旗帜,并掀起他学习的热潮,同时被发展为预备党员,由此村上人便称呼他为老党。时间一长大家几乎忘了他的本名,全村老小一致称呼老党。
老党叔出生在旧社会,家里姊妹5人,老党叔排行老大,父母去世早,从小缺吃少穿受了很多苦,老党叔从小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也养成了勤劳、坚韧、沉稳的性格,显得比同龄人更成熟、更老练。到了成婚的年龄,经村里人撮合与邻村的姑娘结婚,就是我现在的婶婶。婚后先后孕育了二男一女三个孩子。老党叔虽然没念多少书,仅仅小学念了三年,在当时也算上我村的知识分子,每逢村上算账决分之类的重要事情队长首先邀请老党叔参与,就因为老党叔干什么事很公道,从不假公济私,在社员心目中威望很高。听村里老人说有一年大旱,家家户户粮食短缺,老党叔给生产队照看苜蓿地,这在别人眼中可是个肥差,在那个食粮紧缺的年月,能吃饱饭那是让人无比羡慕的事情。婶婶经常给老党叔说“你看咋家吃饭人多,娃娃正长身体!你晚上到苜蓿地给咱揪些苜蓿!”老党叔圪蹴在门框边,嘴里吧嗒吧嗒抽着烟锅一声不吭,整个屋子弥漫着旱烟的呛人的气味。婶婶看老党叔没有吭声,又补充一句“天黑了,没人能看见!”老党叔把抽完旱烟的烟锅在鞋底上使劲弹了几下,瞪着眼暴躁地说“饿的是全堡子,又不是饿咋一家子,队上让我照看苜蓿地我就往回偷,我也是党员呢!你叫堡子人咋看我?”说完起身后拿着烟锅背打着双手朝着饲养室方向走去。婶婶坐在炕上朝着老党叔的背影骂道“党员不吃饭能行不?一看你就是个瓜老实,队上谁不偷,你不偷全家喝西北风去!”
老党叔的孩子很争气,两个儿子先后考上了大学,现在大儿子已当上了国企的老总,面对儿子光环般的荣誉,全村人充满了羡慕,经常以老党叔的孩子作为教育自己孩子的榜样。面对自己孩子的成就老党叔心里很欣慰,但是在外面没有夸过儿子一句,儿子当上国企老总第一次回家时,老党叔告诫儿子“你是农村出去的娃,不要因为当了领导干部就多吃多拿多占,挣多少吃多少,花该花的,不该花的一定不敢花,坚决不敢违反政策。”这也是老党叔这个一生不爱说话的老实巴交的农民对儿子说的最长最多的一次话。
去年春节,老党叔的大儿子带着全家回老家过年,老党叔老两口别提有多高兴,又是上集买肉又是买菜,又是买花生瓜子,忙的不可开交,生怕少买一样招待不好儿女们,老两口爬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平生未有的笑容。大年三十孩子们都回到家了,大包小包买了好多年货,大儿子说“爸!我给你买了两条烟和两瓶酒,知道你爱抽烟还爱喝两口。”老党叔看着烟喝酒对儿子说“你现在也有学生上学要花钱,本来城里花费大,你买这干啥!”儿子安慰道“这都是朋友送来的,你老辛苦一辈子了拿回来你就抽。”老党叔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阴沉着脸一语不发,与孩子们刚回来的表情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给人感觉就像犯了错误的孩子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一样无地自容又显得很羞愧,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只有孩子还不停地环顾四周问奶奶那是什么?这是什么?好像城里孩子对农村什么都好奇!“饭都准备好了,大家吃饭!”奶奶的督促吃饭打破了短暂的沉寂,全家人围在一张大圆桌上共进午餐。直到大年初二下午大儿子一家回城前,老党叔单独把儿子叫到房子对儿子说“我给你说的话你当耳边风了!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段,今天收个烟酒没啥,明天就敢收钱,慢慢你娃就犯法咧!到那时候就迟咧!你身为党员干部就要兢兢业业干事,堂堂正正做人,任何时候都不敢违法党纪国法,你娃把这话不光要记牢还要做到,你做不到以后就不要回来!我也不认你这儿!”儿子听后跪倒在老党叔的脚下“爸!我记下了,我以后坚决不再犯这种错了!你别生气!”老党叔抚摸着儿子的头,爬满沟壑的脸上又露出了久别的笑容,这就是我的老党叔。
(武功县纪委监委 来冰 张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