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07-06 10:40:08

站在渭华起义教育基地的广场上:纪念雕像上42位军人和农民在鲜红的“西北工农革命军”旗帜引领下,眼神坚毅,前仆后继。一瞬间,仿佛号角呜咽,旌旗猎猎,让人走入那个血与火的岁月。

1927年初夏,蒋、汪叛变革命,三十八万革命先辈惨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中华大地笼罩着层层黑雾,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1928年5月,渭南县成立陕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渭华起义应运而生,打响了西北武装革命的第一枪。革命先辈打土豪!除贪官!浴血奋战!一时间,红色革命风暴席卷渭华大地,地方反动政权土崩瓦解!

站在渭华起义革命烈士陵园里:一排排墓碑,十几岁、二十几岁,还未吃饱穿暖,还未娶妻生子,还未亲眼见到新中国,就为革命洒尽了最后一滴血,长眠在了挚爱的中华大地下。一时间,仿佛血腥弥漫,天地同泣,让人走入那个悲痛的日子。

1928年6月底,白色恐怖疯狂反扑,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唐澍被敌人重重包围,坚贞不屈,壮烈牺牲,他牺牲后,敌人将他的头颅残忍割下,悬挂在洛南县西城门楼上示众。西北工农革命军政治部主任廉益民、军党委书记吴浩然,陕东赤卫队副队长薛自爽、中队长徐汉儒等为革命英勇捐躯,之后相继有300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赤卫队、少先队员和革命农民、学生被残忍的杀害、投井、活埋,渭华原上一片火海,血流成河......

站在西北工农革命军司令部旧址上:一块用青砖与鹅卵石在黄土地上铺砌而成的巨幅革命标语振奋人心:“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回首间,仿佛青衫白衣,书声琅琅,让人走入那个在枪炮声中读书的岁月。

当时高塘小学、谷堆小学老师李维俊、陈述善等组织学生,在白色恐怖下,在敌人举起屠刀滥杀革命者和无辜群众的嚣张气焰下,冒着生命危险,用青砖在校园的地上含泪铺设了标语“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这个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实体标语把“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渭华起义革命精神传给了后世,激励千千万万革命前辈前赴后继、继往开来,为革命取得最终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

站在渭华起义纪念馆里:端详着馆内收藏的157件文物、200余幅照片、75件文献资料和悬挂在正厅的邓小平同志题词“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徐向前同志题词“为革命牺牲精神永存”,习仲勋同志题词“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3块匾额。一刹那,仿佛人头攒动、红旗飘扬,让人亲历那个奋起抗争、奔赴革命的日子。

渭华起义点燃了革命的火种,积累了开展革命斗争的宝贵经验教训,培养了一批党的优秀干部,对西北地区后来革命运动的发展,特别是创建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产生了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用血与火凝铸起来的渭华起义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都是激励我们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永恒精神密码。

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胸带党徽,手拿《中国共产党简史》,深入学习党的100年铮铮岁月和光辉历史,倍感今日幸福来之不易,生为华夏人自豪不已,吾之后辈应承继先辈精神,踏着先辈用鲜血开创的道路勇往直前,在千千万万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认真生活,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革命先辈们,今日之盛世如你所愿!

(武功县纪委监委 来冰 许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