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追赶“春天”的养蜂人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07-02 10:59:08

每到冬天,我总是盼望着它快点过去,我喜欢春天的明媚胜过冬天的沉闷,春天总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哪些笼罩在空气中的寒冷与迷雾随着春风的到来而无处遁形、逃之夭夭。

春天,一个欣欣向荣的季节,一个给我们陈旧而又慵懒的生活带来新花样的季节。说到春天,我们自然是要谈论与这个季节相关的话题,譬如说这个季节的花花草草,先是桃树、杏树、梨树各自竞相开放,桃红杏白、梨花满天飞,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煞是好看。紧随其后就是极富地域特色的苹果花、洋槐花,还有陌上那黄灿灿的油菜花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山野小花。这么多姹紫嫣红的花朵,自然是招蜂引蝶的,想到了蜜蜂,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每年都会来此放蜂的养蜂人。

算起来,他来我们村养蜂的历史已经有十多年了,每年的春天一到,大概三四月份,他就像北归的候鸟一样准时,一路追赶花期,带着他的一百多箱蜂巢,舟车劳顿,转场到我们村,由于每个地方的花期不一样,应季的蜂蜜也就不一样,所以养蜂人必须掐准时间携带蜜蜂追花采蜜。自从我高中记起,他就一直在村东头我家的那块自留地里放置他哪些半旧不新的蜂箱,对于养蜂人来说,这块地位置优越,靠近公路,四周全是苹果园,虽处在村东头,但距离村子也不甚太远,顺着一段两里的小径便可回村,平时生活取水也非常方便,更重要的背靠大山沟,山沟中各色花花草草自然是蜜蜂的最爱。

周末一到,我便兴致勃勃的回村去拜访许久未见的养蜂人老朋友,人不在,他和蜜蜂的“家”已经安顿好,一顶简单的活动帐篷包含了生活所必须的所有家什物件,一张简单的木板床占据了帐篷的三分之一,最里头的简易橱柜上置有案板,锅碗瓢盆和一些瓶瓶罐罐。一个白色的塑料桶里已经有多半桶蜂蜜,说明他来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门口的大黄狗在树荫下假寐,我们已经是熟人,它自然无需用吠声来招呼我。

我站在帐篷门口看蜂箱里的蜜蜂飞出飞进,忙忙碌碌,采食花蜜。片刻之后,他回来了,老朋友相见,分外热情,自然少不了些许客套寒暄,他和我都是不善言辞的人,不需要用华丽的言辞来佯装内心的热情,一杯蜂蜜热茶,跃然于脸上的喜悦,足以慰风尘。他年长我十多岁,已经五十多了,高高瘦瘦,脸色红润带点黝黑,闲聊了一支烟的功夫后,他就开始忙着收蜜,刮蜡,摇糖,动作慢条斯理、行云流水。

关于他的生活,我们以前聊过,他是四川人,姓鲜名峰,这个少见的姓氏让我一度怀疑他是少数民族,可他肯定地告诉我,他和我一样是货真价实的汉族,我便戏叫他鱼羊大哥,他也不恼。养蜂是从小受父母影响,对养蜂感兴趣,他本身的性格也比较自由散漫,喜欢到处游走,高中毕业后,就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一年四季,追着花跑,他去过很多地方,大江南北,无所不止,上至内蒙、新疆,下到广西、海南,哪里有鲜花,就去哪里。

养蜂虽然终年与花为伴,拉着蜜蜂采蜜,被很多人视为“甜蜜的事业”,却伴随着常人不知的无奈和辛苦。一路上风餐露宿,抛家弃子,在忍受旅途寂寞的同时还得与全国各地随时调零的百花赛跑,苹果花、油菜花,槐花、玫瑰花等等太多太美的花,他都见过,基本上没有他不认识的花色。我开玩笑的说,你可真的是一路上繁花似锦,浅笑盈盈。但其实养蜂人背后的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一两句不足以为外人道焉。养蜂业内人都知道,追花转场有“三苦”:装卸苦、运输苦、住宿苦。一年12个月,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外面漂泊,哪怕回家了,也不得闲。

从某种意义上讲,养蜂不但是个技术活,还是个力气活。繁蜂、育王、分箱、防病、治虫、取蜜、取粉、取皇浆等一系列繁琐而又细致的程序全凭手上真功夫,决定了养蜂人必须摸透熟悉蜜蜂的生活习性,但是为了不伤害蜜蜂,每一各程序尽量都不要戴手套,初学养蜂的人双手难免被蜜蜂蜇得像包子一样肿,时间久了,身体才会有抗体,一般人还真干不了。同时追花采蜜,搬箱装车又决定了必须时刻做好转场的准备,你得有力气挑得动一百多斤的担子搬运装车,除了蜂箱,帐篷、炊具等也都是路上必带的家当。鱼羊大哥手上的老茧记录着他这一路走来的艰辛。

每年三四月份到八九月份,是他们旅途中最为忙碌的时间段,要沿着每年固定路线和采蜜地点开始一整年的工作,基本上能在地图上绕一个椭圆形圈。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下来,鱼羊大哥已经能准确地记住各地植物的花期。他说养蜂采蜜最忌讳长途运输和农药,对蜜蜂来说农药就是它们生命中的“人为天敌”,喷洒过农药的花朵被蜜蜂误食后就会被毒死。而在长途跋涉的运输中,为了防止一些蜜蜂“溜走”,他们不得不把蜂箱门关闭,天气凉爽还好,但是到了炎炎夏日,关闭蜂箱门很容易把一部分蜜蜂憋死,所以为了减少损失,他们一般选择在夜间为蜜蜂“搬家”。

现在不少人都注重养生,喜欢喝蜂蜜,早上一杯蜂蜜水能清肠润肺,但是蜂蜜背后是养蜂人和蜜蜂一整年的辛勤劳动。和人一样,蜜蜂也有休养生息期,渡过了忙碌的春夏采蜜季,小蜜蜂的身体变得极度虚弱,这时候,就需要尽量不让工蜂出去劳作,以此保持体力,延长寿命。冬天为了更好的帮助这些小生命安稳过冬,养蜂人需要“以糖换蜜”,用白砂糖化水喂养它们渡过寒冷的冬季。

我又接着问他那种蜂蜜最好,鱼羊大哥又接着给我科普了一些蜂蜜知识,他说我国比较有名的蜂蜜有荆条蜜、枣花蜜槐花蜜荔枝蜜等四大名蜜,但在这四大蜂蜜之中,荆条蜜是最好的蜂蜜,胜过槐花蜜和枣花蜜,每年他都会给家里留些自己吃。荆条蜜的颜色呈浅琥珀色,透明,气味清香,口感甜润,容易结晶,结晶后更加细腻乳白,舀一勺,入口留香,回味无穷,因其质优被称为"一等蜜",可以止咳平喘,润肺消炎,很受市场欢迎。荆条花其实是一种不起眼的山花,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花,他告诉我,荆花常见于河北等地的山涧沟壑,花不大,白中带紫,花蜜很多,香味很浓,是酿蜜的最佳花卉品种。

我想他养蜂每年收入应当不错,他说比在老家种地要好一些,养蜂采蜜主要是看天吃饭,如果花开的好的话,每年收入能达到十二三万,如果花不好的话那就得另当别论了。去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基本上没有收入,今年我得好好干了,要不然得喝西北风了,他开玩笑的继续说道,今年你们这里的天气很好,各种花开的还是挺不错的,我对完成今年的任务有信心,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不愿从事这份枯燥而又辛苦的行业,但是对于养了一辈子的蜜蜂的人来说,养蜂是一项苦中有乐,乐在其中的甜蜜工作,一想到每次赶花后都有收获,所有的辛苦就都值了。为了老家的父母儿女能有更好的生活。无论如何我都会坚持下去。

他的一双儿女是他的骄傲,他说凭借着一双养蜂的双手,养活了一家人。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真的甜如蜜,女儿本科毕业后已经工作了,小儿子还在上研究生,生活的压力不是很大,但是他还是想再多干几年为儿子将来买房娶媳妇攒钱。一想到要到冬天才能返回四川老家与父母儿女团聚。他有略显伤感。

“花开人来,花落人走”,是养蜂人的真实生活写照,再过半个月,本地油菜花就要过盛花期,鱼羊大哥又将踏上追逐花香的新行程。或许下次再回到老家,他已经走了,夏来春走,老家的油菜籽也到了收割的季节了,时间就是这样匆匆而过,转瞬即逝。

对于养蜂人来说,一路走来,风景不同,辛苦也常有,但是用一人的辛苦换全家人的幸福,这份辛苦就变成最美好的回忆。此时的我想起一首古诗: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旬邑县纪委监委 解双朋 王小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