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中国梦被谈及,是因为这个年代鲜有人再吟诗做梦,当家风被重新提起,是因为社会精神文明的淡化缺失……
这个经济腾飞文化颠覆的时代,在这个物质丰富心理负重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被现实的、功利的观念所影响,开始追求一种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是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她们为了积累更多的物质财富,她们的孩子为了更高的分数,家庭的幸福感开始被数字化,幸福开始被模式化,价值观开始被绑架,不能再去想象和创造一段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在这个时代当提到老实人、实在人、好人,更多的时候似乎衍生出了更多意义,家庭成员、社会成员之间对社会文明准则的正确理解与认同出现偏差,当有人倒在路边引发该不该扶的讨论,这何尝不是自私冷漠的表现?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的缺失,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当种种良好的道德品质被公共舆论和大众意识这种匿名的权威定义成另外一种色彩,这是社会道德的滑坡,这是文化自觉的遗失。
在这个文化多元价值观交融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它们纵横交错,是否已经让我们迷惑其中,开始忽略真正所求,无法停下来去关注自己的内心?“更好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高的职位、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好的教育条件”,我们的内心被一堆物质的状况裹挟,盲目追赶,赚钱的能力和竞争的能力越来越强,如何在这欲望重重充斥着诱惑的社会现实中保持外化而不内化的气定神闲,更多的关注内在,保持内心的平和,享受内心的平静……
这有力的平静和满足感来自我们人生的第一课堂,来自我们的终身课堂,它是涤荡浮躁的静心剂,是映照心灵的暖灯,是滋润生命的甘泉,它是一种在潜移默化植根于内心的平和家风。
家风是一双隐形的翅膀,很难用某段话来概括具体的家风是什么,又怎么影响人,但它默默渗透在生活里的每一处,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它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无形力量,是一种朴实无华的坚定信念,是一笔让人受益终身的精神财富。
家风是一种平和的修为,是一种当你面对名车豪宅、面对各种细化成数字的衡量标准,面对各种别人和社会的期望,不随波逐流,能够远离奢侈欲,明白和坚持内心朴素的追求,愿意自得其乐的安然享受生活,追求简单梦想的平和心态。
家风是一种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道德规范如何失范,社会诚信如何缺失,内心始终不变对真善美的信仰,对道德的坚守,对传统的珍爱,它永远是正能量的充电宝。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组织,家风是家之魂,良好的文明的家风是生命丰腴的土壤,是培植良好社会风气的根基,让灵魂覆着馨香之气,让每个家庭都散发出馨香之气,这馨香之气便无形现有形,它让家庭和谐、社会安定、国家兴盛。
(兴平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