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干部在开展巡察工作中,坚持在学党史中淬炼灵魂,在巡察战线上诠释忠诚,把党的事业始终放在第一,个人事情置之度外,他们以实际行动锤炼泾阳巡察“铁军”作风。
故事一:忠孝难两全。
笫二巡察组副组长魏斌同志也经历了艰难的抉择。魏斌自担任“回头看”第二巡察组副组长开始,就立即投入紧张繁忙的巡察工作。魏斌家中还有患慢阻肺的74岁老母亲,他只能在晚上回家的时候照顾老母亲一下。2021年4月底的一天中午,准备下班的魏斌手机铃声骤然响起,电话接通传来断断续续的呻吟声,他霎时脸色大变,简单向组长说明情况后慌忙离开进驻单位回家。回到家中,老母亲已经昏迷窒息,妹妹正紧张的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兄妹二人连忙将老人送医院救治。接下来的日子是魏斌最煎熬的日子,老母亲一直在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室昏迷不醒,身为老人家唯一儿子的他日夜守在ICU室外,几天下来就形容憔悴。同时他也面临着两难抉择。一边是病重危急的老母亲,一边是刚刚启动的巡察工作,孰轻孰重?如何兼顾?!
巡察组和巡察办了解到情况后安排他安心照顾母亲,工作的事情不要担心。但他在老母亲恢复意识后马上选择了返岗工作,组里的同志们都很关心他的情况,劝他安心照顾病人,有时间多休息,工作的事情大家会分担,他却说“不要紧,我妹子这两天在医院守着,咱们工作任务这么重,大家都能尽职尽责的工作,还这么关心我,我就没有啥困难是克服不了的”。两天后,老人家就在他返回医院的当天离世了。悲痛的他自责的骂着自己“不孝”,可再也见不到母亲慈爱的笑脸。对老母亲他是“不孝之子”,可对党的巡察工作他却是一名是忠诚卫士。
故事二:心里只有工作的人。
第二巡察组副组长、联络员雷海泉的妻子是泾干中学一名人民教师,下午下班后在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不幸被一辆疾驰的摩托车撞伤。当时路过的熟人一边忙着联系救护车一边赶紧电话通知雷海泉,但是雷海泉的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原来,此时的雷海泉正在进行巡察谈话,手机处于静音状态,专心工作的他此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从谈话对象的话语中发现问题,根本没有发现频繁的紧急电话。当天谈话结束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他打开手机回了一个电话就向医院狂奔,幸好妻子的伤势不重,站在妻子的病床旁,他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学生,紧张、愧疚得手足无措。第二天早上,他对妻子说:“那你先在这儿打针,有什么事情就按铃让护士帮你,我得先回单位去,工作的事有点紧,忙完了我就过来。”妻子看了看他,赌气的转过头去不再理他。在走出病房的一刻,他听到妻子轻声的埋怨--“你的心里只有工作”。
故事三:“忙碌的儿子”。
巡察组抽调的组织部干部王云飞同志是县里有名的孝子。他的母亲瘫痪在床多年,全靠他和妻子照顾。年近50的他已不再年轻,一个人微薄的工资也让他的生活任性不起来。自参与“回头看”工作之日起,就立即投入紧张繁忙的巡察工作,组里也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不安排他下基层单位延伸巡察,让他尽量在工作之余有时间照顾80多岁瘫痪在床的母亲。为了不耽误巡察工作,王云飞每天每晌奔波于工作岗位和家庭之间,工作尽心尽力,得到了组里同志一致认可。在调阅整改落实情况资料期间,因大量的资料要对比查看,他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万般无奈下他向离家较远的兄弟求助说:“我这两天确实很忙,有些工作有连续性,不能换人,实在有些走不开,顾不上。你嫂子一个人抱不动咱妈,你有时间多过去帮帮她。”兄弟也理解哥哥的难处,“你是咱家最忙的人,这些年既要照顾咱妈又要上班,我离家又远,平常也帮不上啥忙。你放心,这阵子你就忙你的,妈也是我妈,我照顾她应该的。”
这些都是我们巡察干部的一个个缩影,他们在担负起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肩负起党和人民群众赋予的崇高使命,为党的政治生态更加清明、人民群众更加安心满意去战斗,去拼搏、去努力践行心中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泾阳县委巡察组 孙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