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纪检人忠诚底色永存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06-04 11:38:40

1927年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杨匏(pao)安、阮啸仙、许白昊、张佐臣、杨培森、萧石月……一群平均年龄在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当选为中央监委委员、候补委员。

10名同志中,当年就牺牲了4位,随后几年里又有4名同志相继牺牲,却始终无一人叛党。

英勇无畏、向死而生的他们,步伐铿锵、信念坚定,哪怕前路再多荆棘、再是艰险,也毅然决然走到最后,在苟且偷生与坚守信仰的抉择中,成为了共产主义的殉道者。

他们用忠诚彰显无畏担当——“我自参加革命起,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死可以,变节不行!”1931年7月25日,因叛徒告密,杨匏安在上海被捕。在狱中,杨匏安面对国民党高官厚禄的引诱,宁死不屈。蒋介石甚至亲自出马劝降,但杨匏安依然不为所动,把电话都摔了。就义前,杨匏安以诗明志:“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从兹分手别,相视莫潸然。”

他们用忠诚书写廉洁本色——“外出审查,一律自带干粮,不准下馆子、吃公饭”1934年初,阮啸仙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审计委员会主任。面对财务管理混乱、贪污浪费等棘手问题,阮啸仙亲自拟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一部《审计条例(草案)》,还为审计人员公布了“六不准”的工作纪律:不准弄虚作假;不准徇私用情;不准收受被审人员任何物品……在阮啸仙的带领下,审计人员接连对中央直属瑞金县、中央印刷厂、邮政总局、贸易总局等单位进行财务审计稽核,查出大量问题,仅在瑞金县,就追缴贪污款达6万多元。

他们用忠诚诠释坚定信仰——“我看党为平民谋事就是好,即使砍我脑袋,我也要参加共产党。”杨培森学唱《国际歌》后,这样告诉张佐臣。1925年,杨培森迎来上海区委派到浦东工作的张佐臣,虽然两人年龄相差二十多岁,却很快成为忘年交。1927年7月1日,在被敌人抓捕关押两天后,杨培森和张佐臣肩并肩走向刑场,关押的牢房灰暗逼仄,通往刑场的道路狭窄幽深,支撑着他们平静面对死亡的,是对党、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临刑时他们再次高唱《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他们坚信,《国际歌》里展现的光明世界,终将到来。

杨匏安牺牲后,他的家人也都走上了革命道路;张佐臣的遗孤在苏联出生,俄文名叫伊斯克拉,意为“星火燎原”,期望女儿继续做革命火种;阮啸仙的儿孙始终谨遵家规,清正廉洁,一分一毫都靠自己挣……

岁月流逝,信念永恒,忠诚,是纪检人永不改变的底色!

(旬邑县纪委监委 肖芳民 刘志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