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日子,云淡风轻,风和日丽,晌午时分,我和往昔一样,随意翻看着手机消息,突然手机屏幕跳出一行刺眼的字幕,于惊愕中,我呆若木鸡,片刻之后,才反应过来,还是难以置信,继续翻看,希望官方能辟谣,先生身体有恙住院是真的,但不可能走的如此匆忙,先生德高望重,洪福齐天,他怎么能忍心丢下他热爱的杂交水稻事业,心中默念,希望先生能逢凶化吉,渡过此劫。接下来,各大官媒相继转发,先生还是走了,这怎么可能呢?
先生耕耘一生,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与发展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先生毕生追求就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为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为“稻粱谋”,为民生计,真正的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此刻的长沙城中,万人哭送,人们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中,难以自拔。天色垂幕,麓山悲鸣,湘水呜咽,天亦恸哭,化作万缕雨丝,情洒湘江大地。全国亿万同胞,知与不知者,闻言先生逝去后,虽不能目睹最后一面,皆为进哀,泪眼婆娑处,与湘城人民一道缅怀之,灵车行经之处,城中司机鸣声送行,市民随车远送,十里相送而不舍,共唤“袁爷爷一路走好”。素不相识者,献花于湘雅医院阶前,以此缅怀,至傍晚时分,人亦不绝,以至长沙花断。其他省份人民,星夜追赶赴长沙,只为灵堂致礼送别。余观之,从未有一位科学家的逝去,会引发民众如此强烈的哀悼,可见先生之功德盖天地,是为国士焉。
习近平总书记有言,您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把您高高举起。纵观先生的一生,只为国人能食有黍,填饱肚皮,为此之志,忙碌一生。先生生于乱世,建国初期,曾逢三年天灾,万民贫荒,所见饿殍遍野,草木惊心,随即立志,投身农学,以其一己之力,解决困扰国人饥馑梦魇,自此之后,历尽磨难,仍初心不改,几十载风雨兼程,耕耘不息。一鲸落,万物生,杂交之术,终于大成。水稻一株,救民亿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先生得共和国勋章。然先生不肯停步,继续躬耕田园,俯身稼穑,只愿有朝一日,能“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竭了一生。先生之风,山高稻长。被国人尊称“杂交稻之父”,而先生笑而不语,以农夫自诩。
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不嫌荣利,终日躬耕田园之中,身居至简,观今日之明星,骄奢淫逸,日挥万金。先生只不过粗衣短袖,芒鞋褐袜,价在百文之间。吾辈青年,应当为国立志,奋发图强,报效国家,以先生为楷模,薪火相传,继承先生未竟之志,做一个眼里有光,心有理想,并为之奋斗学习的国之良者。正所谓追梦不止、前进不止、奋斗不止!
良田万顷今犹在,不见当年稻中人,先生自此归也,应是华夏神农氏归位,人间草木皆悲,白驹苍狗,逝水难留,唯国士永垂不朽,未谋其面,却蒙其恩,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天长地久,人心自有论定,先生徳昭千秋,吾辈自当奋进。今日撰文送别先生,无缘再见,愿先生安享穹堂。
(旬邑县纪委监委 解双朋 王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