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读《芳华》有感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05-18 16:05:59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漓漓鲜血染红它”。听着电影《芳华》的片尾曲,我细细的品味了严歌苓的原著《芳华》这本书。

原著中一字一句传达出的细腻、微妙的情感是触及心灵最柔软深处的,是电影的画面、声音、人物无法比拟的。书中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四川腹地,一群对生活充满期待,热衷于文艺的少年男女从大江南北汇聚在某部文工团,他们以不同的才艺、性情,在严格的军纪和单调无味的练功中,朝夕相处,青春与激情的相互碰撞,一路绽放他们的芳华,燃烧着火一样的青春和热情的故事。这本书虽然是文艺体裁,但是我觉得书中这跨度四十余年的的经历,从一个侧面直接反映了一代文工团文艺兵的命运变迁,在军队改革和社会潮流更迭中,透出几许平凡、奉献的伟大,以及精神和身体的牺牲和永恒的芳华。

男主角刘峰,是众人眼中勤劳朴实、雷锋式的好青年。平时工作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承担了整个文工团大大小小的脏活累活,是全团的雷锋标兵,人品极好。书中以刘峰的感情为导火索,向我们诉说了他悲苦的一生。刘峰一直喜欢他们文工团的一个女孩林丁丁,在一次自以为时机成熟的表白和情不自禁的“触摸”发生后,女孩林丁丁把刘峰告到了团里,彻底改变了他在人们心中光鲜亮丽的形象,跌到了道德的谷底,变成了众叛亲离、批判唾弃的对象,后来被团里凄凉的下放到连队。在战争中,刘峰失去了右手,身患残疾的他后来转业结婚,被迫下海后由于经营不善导致他的妻子离开了他和女儿,和别人私奔了。晚年身患绝症,只有曾经在同一个文工团呆过的、一直默默爱着他的何小曼陪着他,度过了最后的生命时光。

我觉得读书,就好比走了一段别人走过的路,让我们对人生多一些思考和启示。但是青春本身就是荒唐的。还是会为了某件事,依然全力以赴、赴汤蹈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单从书本上得来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亲自实践了才能明白其中的真知。

芳华易逝,愿岁月不惊。青春总有些许动人心弦的记忆、路过心灵的人。回首过往,谁陪你一起哭过、笑过?往后余生,又会有哪些故事不断上演?时间会给我们答案。岁月和经历,让我们不断慢慢沉淀、不断走向成熟。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

回头看自己,今年已经是我从事财政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回想起十年前,我从一个青涩的小姑娘,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九岁女孩的母亲。这一路走来,感慨良多。不能否认,自己一路奋斗学习的轨迹。《芳华》一书,读来感到很亲切,或是跟自己有那么一点点相似的轨迹在里面。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劳苦大众,过着平凡的再也平凡不过的生活。

随着与岁月的赛跑,回想起从事财政工作近十年来的点点滴滴,一路走来,虽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十年的青春洒播在彬州这片热土上,仍然坚守自己的初心,继续做好本职工作。曾经有人问我,将近十年了,你还是一名普通干部,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的回答其实很简单,就是坚守使命!财政人员面对日复一日的理财工作,一定要有爱岗敬业、积极奉献、耐得住平凡的精神。岁月无情,在既定的命运眷顾下,平平淡淡就是幸福!

十年磨一剑,一路走来,奋斗的轨迹,芳华洒满青春路上。我认为最终还是那句话:“初心不改,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彬州市财政局 肖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