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观雍正整治贪腐之感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04-26 10:49:56

最近闲暇时间,自己再次读了二月河的长篇小说《雍正皇帝》,对这个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帝王的勤政治国之术有了新的了解,其中对雍正皇帝治贪反腐的刻画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在康熙皇帝奠定大清康熙盛世之基时,曾命太子胤礽、四子胤禛、十三子胤祥携施世纶等清理亏空,虽经严厉追缴,收回部分库银,但最终仍留给雍正一个“烂摊子”: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国库储银仅八百万两,亏空数额大的惊人。雍正皇帝上位后,对此深有感触:“历年户部库银亏空数百万两,朕在藩邸,知之深悉。” 为了能够还大清一个盛世,雍正在位13年间,破釜沉舟,严惩贪腐,不惜留下“抄家皇帝”恶名的魄力令人叹服。

面对猖獗的贪腐之吏,雍正想出了三招治理。其一,雍正亲自从中央派出钦差大臣清理亏空。其二,断绝贪官的后路,查封借款全部充公。其三,杀鸡儆猴,以儆效尤。不得不承认,雍正这三招非常奏效,在历经五年整治后,社会恢复了盛世状貌,国库收入增加到五千两,社会风气也令百姓称赞:“雍正一朝无官不清”,国家发展甚是昌荣。其反腐力度、决心令人敬佩,但其“招数”不可借鉴。雍正毕竟是封建王朝君主,反腐显然存在很大的弊端。他身为封建专制的最高统治者,为保权护位,治贪范围并没有涉及权力顶层要员本身,一些措施过于专制,容易走向极权、特权等风险。望古观今,虽不可同语,但,利剑高悬,整治贪腐,却是稳根固基,治国安邦,强国富民之要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科学理论引领全党理想信念,以“两个维护”引领全党团结统一,以正风肃纪反腐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责、负责、尽责,我党强化党内监督,高举利剑,从严治党,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时节,抓早抓小,“拍苍蝇”“打老虎”,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面对新形势下的反腐形势,如何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初心是我们共产党立身之本,廉洁则是坚守初心的根基。历来清官被人颂扬,污吏遭人唾骂。而在我国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廉政建设对每名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风清气正。

在新形势下,作为党员干部应自觉提高自律能力,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修养、自我监督,提高“管住自己”的自制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用自己的全部精力,严格履行自身岗位的义务,担负起岗位的责任,做到忠于职守;对本职工作做到认真细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高质量完成党组织及上级交办的任务,做到勤奋工作;只要是于国于民有益的事,就应不怕风险和困难,以对党和国家、对政府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去担当风险,克服困难,夺取胜利,做到敢担风险;对于自己本职范围内的事,要认真负责地办理,不推诿扯皮,并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做到敢负责任。自觉树立良好形象,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

(驻长武县委办纪检监察组 黎尚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