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秉持党员初心,做新时代答卷人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04-26 10:44:08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前不久看了一部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在高寒荒漠上,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构筑起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

看完后我热泪盈眶,我在想是怎样的信念促使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我开始问自己何为初心?

是孔子“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还是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

直到我逐渐熟知了许多为国家事业奉献一生的人。如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中国知识分子典范钱学森,许许多多的人都舍弃小我,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投身梦想,为实现大我而孜孜不倦。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三名党员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杨开慧,毛主席的爱人,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以北大教授女儿的社会身份与毛泽东恋爱,那时候的毛主席是个不名一文的底层青年,他和同学们在北京八个人睡一个炕,冬天一件大衣,八个人谁出去谁穿。但是,毛主席拥有理想,改造中国和世界,拯救苦难的中国人。就是因为共同的使命感、责任感、共同的追求,杨开慧不仅和青年毛泽东恋爱,而且结婚。并且,在婚后的岁月里,他的党性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毛泽东1927年上的井冈山,直到1930年杨开慧牺牲,这四年间,杨开慧一个人独自抚养三个孩子,而且由于当时的形势,她不知道毛泽东人在哪里,是死是活,这样的事情,放在今天任何一个女性身上,都可能承受不起。后来,当湖南的军阀抓到杨开慧,要求他在报纸上发表一句话的声明,和匪首毛泽东离婚,就可以回家。然而,杨开慧大义凛然的拒绝了,杨开慧说:惟愿润之革命成功,我死不足惜。

第二个故事,钱学森,1911年12月生人,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936年9月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49年,当中华人民共会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他便和夫人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钱学森当时因被怀疑为共产党人和拒绝揭发朋友被美国军事部门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他当时非常气愤以此为由要求回国。1950年准备回国时被拦住关进了监狱,当时美国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他遭到美国政府的迫害,并失去了自由,移民局抄了他的家,海关没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的书籍和笔记本,直到1955年8月,经过周总理在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他最终实现了回国愿望,在感动中国人物颁奖会上给钱学森的颁奖词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第三个故事,就是当下我们的抗疫英雄,在这次抗议中,涌现出了千千万万和钟南山一样的党员和医生,就在我们身边的比如张建华大哥,张建华同志是旬邑湫坡头镇卫生院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也是他自己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张建华一个人每天跑全镇15个村发宣传品、检查工作、开车接送同事们上下班,他拼了命的工作。他在住院治疗了十几天的心脏病之后,刚出院,就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一个成年人,同时,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他是不会不知道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休养的,出院的时候,医生肯定是有叮嘱的。但是,他放不下的是疫情,是工作,是与工作关联着的全镇老老少少的平安健康。他就好像不计代价谋求革命胜利的革命者。是的,虽然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奉献和仁心还是在社会的某些生态里牢牢地抓着生活之藤。而张建华的奉献和牺牲,就是这种特有的精神在当下里最真实的体现。张建华有自己强烈的使命感。这些把自己和国家看做一体的精神,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家国情怀,英雄主义。就像疫情之下的钟南山、李兰娟,既是院士、也是战士,他们把大我的使命扛在肩上,把小我的冷暖藏在心底,行走在迎着风雨的路上,只为了开展工作,救护国家和民众,这些人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苍穹。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久?久到可以穿越一生。而我们看,从杨开慧到钱学森,再到今天我们身边的张建华,中间穿越了百年,而这一百年里,不变的是初心,是信仰,改变的是因他们努力而变得愈发美好的世界。

爱国对于我们每一个国民来说是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深刻情感,它自然在召唤,它神圣去皈依,它有时如小雨兮兮,有时如长河浩荡,它所滋育的是每一名中华儿女的心田,何为爱国?爱国是把自己心中的小小种子对华夏文化的那种眷恋铺央开来让它散发世界,爱国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我们和这块土地的生命关乎。它是陈祥榕把清澈的爱献给祖国成为边界的丰碑,他是32岁告别家人,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他是我们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张建华大哥等等……

这些年我们身处扶贫第一线,聚焦着幸福生活的新起点,正是这些共产党人的奉献让江山如此多娇,让希望的田野春光无限。新时代,春潮涌动;新征程,步履铿锵;时代是最好的命题人,我们就是新时代最好的答卷人。

(旬邑县土桥镇纪委 马文萍 王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