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农商行工作者,一名普通又平凡的农商人。
一转眼在农商行工作超过十年,与这份工作也有了解不开的情缘。忆起往事,我百感交集。2008年,我第一次踏进长武农商行的大门。至今还清晰的记得,那是在“5.12”地震两个月后的一天,阳光明媚,树枝吐着新芽,我怀着无限憧憬与希望,踏进了农商行的大门,决心成为一名优秀的农商人。那天没有入职仪式,没有宣誓活动,但一生做农商人的信念,却早已在心中悄悄发芽,决心要用一生去践行。
第一次觉得农商行工作者责任重大,是在入职后的第二年,我被派去乡下宣传业务,那时农商行的业务还没有现在这样完善,贫困地区的民众对于农商行的了解非常少,我们一点一点去告诉他们,耐心细致的帮助他们。渐渐地,他们的脸上有了笑容,我们也感到很欣慰。就在我们准备返回时,有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眼里含着泪,因为身体状况而发抖的手紧握着同事的手,不停的说着:谢谢!每每想起,都感到无比温暖。老人患有心脏病,却因为没有钱做手术,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当听说我们可以通过贷款解决他大部分医药费用时,老人眼底的惊讶以及感激满浸而出。那份快乐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作为一名农商人,身上所背负的责任有多么重。
记得有一次刚过十二点,我拿起桌上的饭盒,正准备去餐厅吃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走了进来,一问才知老人家是开肉铺的,长期积攒下太多零钱,跑了好几家银行都不给兑换,全是零钱又不好拿出去花。这才想起了农商银行,看着老太太眼里的期望,我和同事放下饭盒,打开了口袋。一瞬间,一股混合着肉腥味的湿气扑鼻而来,我胃里上下翻腾,心里都打起了退堂鼓。可看到老太太眼里的希望,还是坐下来,耐心的把零钞点清。离开时老太太满心的欢喜和感激,我也觉得一切都值了。从那以后,老太太经常来我们柜台存钱,还把儿子的经商所得也存进了农商行。
十年以来,遇到许多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人不信任银行,觉得把钱放在口袋里才最安全。或者因为零钱太多,没法到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兑换,在一次次的业务中,我们和这些人之间有了信任,她们选择相信我们农商行,我们也会全力以赴的去帮助他们。
有一次办理了贷款业务,却遇到了“老赖”。没有办法,我只好上门催款,可一进门却发现事情并不是我想象的简单,贷款人一家四口,除去一个孩子之外,其余的都几乎没有赚钱能力。前段时间他自己病重,无奈之下只好借钱,却无法还清对他们来说的巨额贷款。孩子一个人在外上大学,除自己在外的花销之外,一家四口的生活费都是靠孩子勤工俭学所得,但毕竟杯水车薪,孩子的勤工俭学根本无法支撑这个家。看到这种情况后,我立即返回行里申请了延期还款,并想方设法帮他们重新工作,因为身体上的缺陷,没有哪家愿意接受这对夫妻。正在发愁之时,突然想到了县的扶贫项目,便立即向政府报告后,政府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派人调查确认事实,之后就立即给夫妻俩安排了工作,两人有了工作,有能力还贷,又不用再让孩子一个人在外拼命,看着两人脸上敦厚可亲的笑容,东奔西走的疲倦顿时就被带走了。这一刻,也许就是正有数万的困难家庭,因为天生的缺陷或是其他原因,生产生活没有保障,但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不正是为了帮助这些人脱贫致富吗?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我又有什么资格不去响应呢?
“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每当看到“根植乡土,服务乡亲”的字样,内心总是涌起对农商行无限的热爱。虽然我是一名极其普通的信合工作者,但我知道,从入职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要一辈子奋斗在为客户服务的征程上。能够成为农商行的一份子,我无怨无悔。我相信有一种平凡叫伟大,有一种美丽叫坚守,我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也一直以此作为工作的信念及初心。十年前入职的那一天,我就曾许下诺言,要一生都做农商人,现在这个承诺只实现了一小半儿,但我坚信最终我一定会完成这份承诺,坚守在农商行一线,做好每一天的农商人,每一天做好农商人,无论结果,只言过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虽然有时真的很累,真的想要放弃,可当我看到来办理业务的民众亲切的笑脸时,就有了一种信任力量,这种力量在冥冥之中鼓励我,激励我,推动着我前进,让我每天都怀着轻松舒畅心情做好每一件事。信任让我坚持下去,初心陪我走到现在,我想谢谢他们,感谢我在农商行遇到的每一位客户,是他们成就了现在的我,是他们见证了我的成长。当我为前途而迷茫时,他们用微笑鼓舞着我,当我无数次想到放弃时,他们用温暖治愈着我,我爱这份工作,更爱这份工作中服务过或者共事过的他们。
奋斗经岁月,初心贯始终,我把奋斗献给岁月,把初心放在未来,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儿会始终响在耳畔,“根植乡土,服务乡亲”的字样永远刻在血肉中,我知道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农商行工作者,但中国梦的实现,不正是靠着那些像我一样的普通人吗?我没有多么远大的理想,只希望每天贡献一点,全身心投入到信合工作当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名普通但又不平凡的农商人。
(长武县农商行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