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扶贫剧大家的第一印象大都是枯燥、乏味、无聊。但今年年初有部剧在一众收视率偏低的扶贫剧中崭露头角,让观众对于扶贫剧的印象有所改观。其中所呈现出的贫困和矛盾让观众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基层扶贫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它就是——《山海情》。这部剧中塑造了大量鲜活的角色,拍出了真情实感,主创团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研和采访,亲历者的群体记忆和个人经历给予他们更多的灵感得以在创作中放大共情。整部剧围绕着1991年的宁夏西海固涌泉村里的村民和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所展开,最终呈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羁绊,作为观众,我们见证了无数村民、干部、学者是如何一齐携手奔赴彼此都期待的未来。比如男主马得福,他推动并串联起整个剧情的发展,观众随之骑着自行车在黄土地上穿行,见证了扶贫工作中的点滴,也见证了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全过程;又比如福建来的扶贫干部陈金山,无论是口音还是样貌,他与这片土地都显得格格不入,但从始至终用自己的热情和责任感为这片土地开辟了更多的可能性;还有凌一农教授,倾其所有和自己的学生们传授给村民们种植蘑菇的技术,虽然中间走过了一条崎岖而又漫长的道路,但他是从根本上带领村民走上发家致富道路的关键人物。
然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之一——李水花。虽然戏份占比不算多,但她在剧中的存在就像水之于这片黄土地般的珍贵。演员热依扎在拍摄期间正值哺乳期,要一边演戏一边照顾孩子,这种角色内外的统一也被一起穿透屏幕传递了出来。热依扎真的将李水花演活了,人如其名,李水花仿佛化作清泉,流经西北大汉的粗糙和黄土地的干枯,直抵人心。剧中的她在整个吊庄搬迁、扶贫发展中都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一个生活在宁夏农村的女人,从小便出生在黄土地上,经历过生活的种种刁难,眼神依旧清澈如初,虽然生活待她不善,但她始终面带微笑,就像是被这片黄土地赋予了某种力量,又似乎她就是顽强坚毅的本身。她质朴、善良、勇敢、坚毅又有韧劲,认命但从不认输。
水花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是热切而又直接的,她和得福的爱情故事令观众意难平,但至少最后两个人各自都获得了幸福。当年水花和得福一起去上农校时得福问过她:“你真的要和我走?不怕跟着我受苦?”她只答:“我不怕,跟着你我就受不了苦。” 只可惜这是个现实的世界,不是有爱就足以抵抗一切。在那个贫穷得毫无希望的山沟里她与好逸恶劳的父亲相依为命,她挑水、种地、挖草,辛辛苦苦供养着父亲李老栓,村民们都夸她能干,然而她的父亲因为一口水窖、一头驴、两只羊和两笼鸡的彩礼就将她许配给了邻村。水花也曾试图反抗,带着弟弟妹妹们逃离,去外面的世界,但最终还是不忍父亲被人逼迫而选择顺从。有一个场景是水花站在人群之中无奈而又平静的笑着望着得福,不禁令人感叹命运是如此戏谑,相爱但无缘的人还是要就此错过。水花在剧中跟麦苗说:这世上的事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很多事不是我们有能力左右的。时至今日男女平等仍是还未完全解决的社会问题,何况是上个世纪末,在那样偏远又落后的地区,人的刻板化印象致使女性生活的多么艰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不幸中的万幸是水花的丈夫对她不错,也有了可爱的女儿。但上天好像故意要和水花作对,她的丈夫在给她挖水窖时落下了终身残疾,家中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生活的重担全部都压在了水花的肩上。在山中的生活毫无希望,她便下定决心要搬到吊庄移民的金滩村,当时金滩村还差一户就能通电,她一人拉着全家唱着歌,穿过沙尘暴,走过了七天七夜四百里路投奔金滩村,给一筹莫展的得福带来了希望。当她到达的那一刻,脸上露出了喜悦的微笑,她是乐观的,生活的捶打早已让她褪去了少女的温柔和羞涩,眼神中更多的是坚韧和不屈。得福他们对她表示感谢,她还受宠若惊:“我哪有那么金贵,长这么大,我第一次知道自己这么金贵,还是这么个金贵法。”《山海情》中对于水花这个角色的描写打破陈规,以往在描写这类女性时,更突出她们的吃苦耐劳和善良淳朴,但归根结底她们依旧是男人的贤内助,是要依附于男人而活的。
但水花是例外,她虽然也吃苦耐劳,但又不止于此,她还聪明有头脑,果断又勇敢,不仅不需要男人的帮助和指引,还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开解、推动剧中的其他角色选择正确的道路。她虽然生长在山里,却是一个有智慧且活得通透的女人。村里组织大家去福建打工的时候,麦苗询问水花的意见。水花说:“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争气,让家人过得更好。自己出门赚钱、见世面最重要。”她的话打消了麦苗的犹豫,也让麦苗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由此可见山里的生活并没有禁锢她的思想,她不是那种巴巴的守着支离破碎的生活苟活的人。当福建来的教授传授种植菌菇的方法时,大多数居民还持怀疑态度,水花是最早开始的一批人,面对机会,她从来不会犹豫,面对不理解的丈夫时,她说了技术是自己的,她就算贷款也要搭建自己的菇棚。在脱贫致富的每一步中,她的远见和丈夫永富的短见形成了鲜明对比。她和来教她种菇的女技术员谈到包办婚姻时并没有怨恨和纠结,比起沉溺于无能为力的过去,她早已把目光放在了当下和未来,她说:“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而且要越过越好。”水花或许早已意识到对于她这样的底层女性来讲,爱情和婚姻都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比起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幻想,她认清了现实,不把希望寄托于别人,而是靠自己把生活过的更好。她不是只会喊口号要靠自己努力的新时代女性,也不是忍辱负重默默忍耐的传统女性,她有眼光也有目标,不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她都没有放弃过可以改变自己生活的机会。她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好好读书,好好恋爱,希望女孩们可以自己掌握自己未来的命运 。
水花确实是剧中最可怜的女人,可是她的人生却不可怜,甚至可敬。其实她这样的女性不管和谁结婚,都是幸福的,因为对于她来说,幸福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创造的。人生的幸福不是依靠爱情也不是依附别人,而是凭着自己坚强、向上的精神力量。
水花,是苦难中开出的花,更香、更美、更值得回味。
(驻兴平市委办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