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用延安精神为乡村振兴补钙铸魂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04-08 10:57:54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正如总书记所说,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当年在延安时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延安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近百年历史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强大精神动力。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央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深刻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建党一百周年来临之际,全党上下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们更应该追本溯源,从延安精神中汲取营养,为已经拉开帷幕的乡村振兴工作铸魂补钙。

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发表的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话,明确阐述了“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并把它提高到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高度进行深刻论证,由此,“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不但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一切组织机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每个党员所奉行的人生格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必须深入思考我国乡村的地位,必须更加重视乡村,让乡村尽快跟上国家发展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国情农情,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党中央到延安以后实现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提供给中国共产党的并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现成方案和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种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延安时期13年间,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成熟,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外部环境挑战和极其艰苦的内部困难考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分析和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准确地把握各种历史机遇,及时调整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纠正党内存在的错误认识,始终保证党所领导的事业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和发展。

现阶段,我国乡村形态格局正处在大演化大调整时期,同样,需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乡村振兴既要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注重实效、防止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

继续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时期,面对抗日战争开始时敌强我弱的态势和相持阶段形成的极为艰苦的环境,面对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带来的极为恶劣的生存困难,党中央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边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从中央领导到普通战士,都积极投入生产。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帮助我们战胜了困难,渡过了难关。而这种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艰苦探索,顽强奋斗,诸如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梦桃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中都有其身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不真刀真枪地干,不真金白银地投,是喊不出来的,是干不出名堂的。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要深化农村改革,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要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要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苦干实干,既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做好显功和潜功,干出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

总之,延安精神,内涵丰富,作用巨大,意义深远。为人民服务,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的观点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了精辟的概括;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把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思想方法表述得淋漓尽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立足点的准确表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延安精神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长武县教育局 李海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