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时间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伟大的书写者。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铭记历史的来路,才能锚定未来的出路。风雨百年,青史可鉴,站在百年路口,回顾党的苦难辉煌征程,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史诗,深刻感悟,以史赋能,从党史的历史长河中汲取精神和力量,以信仰之光照亮新的征程,践行初心使命,擦亮政治本色,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史。
古语有云“欲事立,须是心立”,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翻开党史,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走来。百年来,共产主义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英勇奋斗,革命战争中,他们凭着对党的绝对忠诚,对共产主义的绝对信仰,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献出了宝贵生命,为我们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天地。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胜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
崇高的信仰,激发了强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信仰写在旗帜上、融在血脉里。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始终是共产党人不变的魂。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传奇时期,亦或是砥砺奋进的新时代,信仰的力量,让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鲜红党旗上写下忠贞,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百年征途,星光璀璨。无论是在战争前沿,还是在脱贫攻坚一线,亦或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前线,有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的夏明翰;有坚贞不屈,毫无畏惧,语气坚定“怕死就不是共产党”的刘胡兰,他们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才华横溢的“两弹一星”功勋于敏,为了国家核事业发展, 用几十年隐姓埋名的坚守彰显了理想信念。时代楷模黄文秀,时刻牢记党的嘱托,赓续传承红色传统,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逆行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的“国士”,84岁的钟南山和73岁的李兰娟……等等等等,举不胜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气壮山河的群英谱,他们坚定的信仰和政治立场,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生动的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信仰,践行了坚如磐石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因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的血脉和灵魂。纵观百年党史,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是政治上过的硬。“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正人先正己”,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身处反腐败斗争第一线,只有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共产党人献身理想的高尚品格和执着追求,坚定“四个自信”,忠诚履责、担当作为,让党放心、人民信赖。
与时代同行,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党史,就是要学习革命前辈骨坚韧如丝、绚烂如画的革命信仰,就是要挺起“精神脊梁”,常思“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常忆“来时路”,认清历史脉络,才能把握现实方位,才能把理论上的清醒化为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坚决。扪心自问“入党为什么”,“入党干什么”,坚守初心,站稳政治立场,严守纪律和规矩,锻炼政治品格,在党史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于细节之处发现问题端倪,将苗头性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
新时代有使命,新征程应有新作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应传承和弘扬先辈们坚如磐石的崇高信仰,时刻对标对表,不断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把“信仰”体现到作风上、落实到履职尽责上,在正风肃纪中强党性。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要聚焦主责主业、把党规党纪铭刻在心上,牢记使命与担当,挺纪在前,强化忠诚担当,驰而不息加强党性修养,以坚定的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要学习和发扬“红船”精神,在新的伟大征程中不辱使命、继续乘风破浪,让忠诚于党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乾县纪委 康浩 谢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