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偷闲一会,溜达回了趟老家,细细品了家乡味道。
村庄已被高楼替代,2016年春,随着全市重大项目CEC8.6代项目在咸阳高新区的落户,村子的拆迁提上议程,比村民的预期提前了数年。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乡亲们迅速转变思想,纷纷找好住处,带上家当,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子。记得搬家的时候,父亲的板子、钳子、锯子等工具装了满满一大箱,需要几个人抬,忍不住责问老人家,这些没有用的物品还带着做什么,搬新家了需要啥再买啥就行,父亲只是憨厚的笑笑:总会用得上的。时隔四年,村里的回迁房已经开始外墙粉刷,预计明年交工。站在远处,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和已经初显容颜的房子,不禁感慨:面朝黄土背朝天、下雪下雨难出门、冬冷夏热蚊虫多的日子结束了。
回迁房旁边的彩虹光电、冠捷、虹宁等一批全区支柱企业,拉动着全区经济发展,解决了附近人员就业。昔日渭河滩变成休闲区距离回迁房的不远处,沿着河堤路可以看见细柳营、月季园、咸阳湖沙滩、五环广场等休闲场所。虽然户外温度较低,但是三三两两前来闲逛的居民络绎不绝,或漫步、或闲聊、或跑步,怡然自得。走在系着红丝带的路上,看着奔流的河水,一路走来眼里看见的皆是美景。眺望远方,早已不见当年的烂河滩。羊场小路拓成康庄大道,眼前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大马路,覆盖了儿时的“水泥”路。以前上学最怕雨天,泥泞的小路对于车技不好的我那是巨大的挑战,硕大的泥块夹在车轮中间,掏不净、甩不掉。
现在路修好了,公交车也就通过来了,若是以后遇见雨雪天气,孩子们上学路上的选择也就多了。当年小姑娘业已步入中年,初一那年还和小闺蜜相约闲逛了两次渭河边,回想起来已经成了多年前的甜蜜。后来高中住校、西安求学、参加工作……越来越忙,离家乡和伙伴们渐渐远了,每每想起,总还记得娜娜同学用手帕包给我的煮花生,美美同学骑车载着我上学还告诉我要一直载着我直到我找到男朋友接盘(嘿嘿)……如今我和我的伙伴们都已过了不惑之年,为家人辛苦,为工作努力,像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全速运转。
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常会走过家乡的大道,实地查看项目进展和企业发展状况,也曾路过伙伴们的家门口,惟愿我的家乡更加美丽、繁荣!
(秦都区统计局 祁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