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国清才子贵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0-09-30 11:18:55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人民把最高礼遇献给最可爱的人。他们成了万众瞩目的明星,成了大家的楷模。这不禁让我想起那句古话——“国清才子贵”。这句话是说国家政策清明了,有才能的人就能受欢迎,受重用。反之,越是才子,死的越快。

我们来看看成语“曲突徙薪”的来历。《汉书·霍光传》:客有过(过访)主人者,见其灶直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搬走)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当初)使听客之言,不费(破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还好,主人最终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承认了错误,请言“曲突徙薪”者入席。田丰就没有那样的好运气。《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却说田丰在狱中。一日,狱吏来见丰曰:“与别驾贺喜!”丰曰:“何喜可贺?”狱吏曰:“袁将军大败而回,君必见重矣。”丰笑曰:“吾今死矣!”狱吏问曰:“人皆为君喜,君何言死也?”丰曰:“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狱吏未信。忽使者赍剑至,传袁绍命,欲取田丰之首……吃了败仗的袁绍杀了力谏不可进兵的才子田丰。

“才难”,是每个王朝的末期,统治者总会发出的哀叹,后人往往说其“气数已尽”,殊不知,人才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不信,你看秦末,朝廷里只剩下赵高,可谓“野无遗贤”。大汉的开国功臣张良、韩信、萧何不是人才?但在秦的统治者看来只是庸才,他们只能“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唐天宝六年,唐玄宗李隆基想通过科考录取一批贤达之士充实官吏队伍。考试的结果,竟无一人及第。口蜜腹剑的奸相李林甫领衔上表,宣称“野无遗贤”,意谓人才尽在朝中作官了,天下再没了!果真如李林甫所说吗?不。这一科参加京试的就有杜甫、元结等一批饱学之士,由于奸臣作手脚,使他们受冷遇,入仕的大门被堵塞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就理所当然了。王安石在读到孟尝君的传记时,就对鸡鸣狗盗之事大为反感。他认为,不能靠着门下招纳的贤士与秦国抗衡,而是要靠鸡鸣狗盗这样旁门左道的门客来帮助宗主仓皇逃命、苟且偷生,正好说明了孟尝君门下无真正的人才。孟尝君不是伯乐。正应了韩愈的那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也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关键在当权者是否有识人的慧眼,用人的良方。大到一国、一邦,小到一个团体、一个单位,政治如果清明,人才故而能现、能贵。

今天,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今天,各行各业涌现出大批的人才。北斗导航,探月工程,蛟龙下海,智能5G方方面面都跻身世界前列,此次的抗疫更是被写进全世界的教科书,无不彰显我们人才济济,政治清明。

(兴平市纪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