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获益良多的纪法“学术”交流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0-08-20 10:33:11

8月5日,跟往常一样每周三常规性的纪检监察干部“理论微课堂”晚上七点半准时开始,但是跟往常不同的是今天讲课的“老师”不是我们本单位内部的年轻纪检监察干部,而是省纪委理论更加专业,实践更加丰富的监察室主任张渊博和孙明本同志。

七点半不到,会议室已经坐满了人,大家都翘首以望静静等待着两位同志的到来,纸笔握手,准备等会奋笔疾书,记下各种疑难问题相关的专业知识。

课堂刚开始,就以与往常不同的方式拉开了序幕,刘艳书记说道“今晚我们有幸邀请到省纪委的张渊博同志和孙明本同志来与我们进行交流,大家在工作学习中有什么疑惑,都可以提出来。”习惯了领导台上讲,我们台下听的学习方式,大家还不习惯这种直接交流的方式,都有些“害羞”的低下头,直到我们的刘主任“颤颤”的说“我有个问题,不予处分和免于处分有什么区别,请明确解释一下”。我一听这个问题正好前不久在办公室讨论过,大家也没有什么正确的答案,都是自己的理解,便把求知的眼神投向前方,希望能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刘艳书记说道“大家有什么见解或者认识也可以先说出来,我们一起可以讨论。”

看大家再次保持沉默,张渊博主任说道“理不辩不明,知识的渊博不是为了征服别人,而是认识自己的渺小。专家也是对以前理论的不服才搞研究要证明自己的观点,大家可以积极发言,阐述一下个人的观点。”

瞬间我就被张渊博主任说话的风采抓住了眼球,是呀,道理不是前人或者专家说出来的,知识也不是死记硬背的,专家学者为什么搞研究,要么是对未知的事物好奇,要么是对现存的理论不服,从而不断推动各课科学的发展。

听后,大家各抒己见,有的是学习中领悟的,有的是实践操作中总结出来的,你一言我一语,有种百家争鸣之感,让习惯了听讲的我眼前一亮,也不自觉的跟着大家的思维走。一会看看谁在发言,提的什么问题,一会看看谁有不同的意见,我有没有想到,最后看看两位“老师”对于讨论的问题又持有什么观点。

通过头脑的碰撞让我第一次明白了原来以往认为的严谨规范的条例法规内涵和外延都如此丰富。在学习中,对于每项条例要熟读深思内涵,融会贯通;在工作中,将生硬的条例运用到实际案例中,理解条例法规的外延,双管齐下,努力做一个懂得推敲、学会思考的专业的纪检监察干部。

当然,在学习中,收获不止工作中的部分,更让有了自我能力提升的动力。看着两位“老师”在讲台上,散发着别样的个人魅力,为了跟大家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同时结合实际参与案件总结的经验一一道来,那是阅览过数不尽的书本才有的才华,那是积累了无数的经验才有的认知,那是足够的自信才有的气度。

羡慕敬佩之余,自省自身存在的差距,没有足够的沉淀,哪来的足够自信。想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人,就要有更多的付出,天道酬勤,就像前人所讲,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而在现如今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勤更多的是勤看书、勤学习,勤思考、勤实践,用书本中的知识来沉淀自己,努力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旬邑县纪委监委 文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