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每当耳边响起这首忧伤的旋律时,我的心里莫名的生出一丝悲凉之情,怀念起少年求学时的种种情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巴掌大的村子,交通也有诸多不便,距离相对繁华的乡镇也有六七里,村子里唯一一所学校规模建制也不是很全,所以,我从小学到初中,高中、进而上大学,一直都在不停止变换各种学校,认识不同的同学朋友。而父母一直在送别的路上目送我远行。随着我一次次出发、告别,年复一年,我带着父母的牵挂和祝福出行,同时也带走了他们的青春年华。
记得上初中后,离家越来越远,需要在校外租房,也需要从家里自带干粮,当时农村经济普遍不是很好,生活相对贫苦,同学之间都一样,不用背馍带着生活费求学的同学屈指可数,大部分同学都是背着馍去上学,所以每到周末,母亲整整一天都闲不下来,既要给我准备周内学校吃得馒头,又要给我从头洗到脚,清洁好个人卫生,直到下午我返回学校,她才能闲下来休息一会儿,母亲担心我周内带的馍时间久了容易坏掉,每次她只给我准备两天的馍,所以星期三下午我会利用下午休息的时间再次回家取一趟馍,如果学校有事我回不了家,他便会让父亲给我送来,每周星期五下午是我最高兴的时间,也是母亲盼子回家的日子,她不仅重视我的学习情况,更是关心我的身体状态,周末两天,她总是会变着花样做着各种美食犒劳我的胃,他不想他的孩子赢得了学习而输掉健康,初中三年我都是在母亲的羽翼下慢慢成长,生活虽苦,学习也很枯燥,但有母亲的倾注心血做的各种美食和馒头陪伴,日子倒也过的稀松平常,反倒让我觉得生活处处有精彩,在苦涩中寻找快乐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处于青春期的我身体发育的也越发壮实,学习上也没有掉队。
上了高中后,家里经济条件稍微有所好转,但是我还得背着母亲做的馍去上学,只是每周只需要拿够两天吃得就行,剩下的三天父母给了生活费让我在学校食堂或外面改善生活。从初中到高中的六年时间,正是有了母亲变着花样做的各种类型的馒头作陪,单调无趣的学习生活相对多了一丝色彩。
六年时间,母亲把对孩子的所有期望糅合在一个个馒头上,我也知道我背的是不仅仅是馍,更是全家人对知识的渴望,以及望子成龙的希望,所以母亲给我准备的馒头都是用家里最好的精细粮做的,母亲总是想尽办法弄来白麦面蒸馍或烙锅盔馍,为的就是想让孩子长好身体,安心读书,而他们自己在家里人年复一年的干着繁重的体力活,吃着简单的粗茶淡饭。看着父母日渐衰老的身躯,我深知生活的艰辛,想要改变命运,唯有读书才能摆脱黄土地的束缚。父母在读书这件事上一直护我周全,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他们总能凑齐我新学期的学费,而每次拿着这个零零角角的血汗钱,我的心理总是五味杂陈,不是滋味,暗暗发誓好好读书,不辜负父母的期盼,父母一辈子都在和黄土为伍,经年累月的劳作,使的他们的皮肤早日失去光泽,变成了和黄土地上的一样的黄褐色,父母弯着腰在土地上劳作的背影就像是黄土地上的一大块土疙瘩,看着父母那浑浊眼睛、皱巴巴的脸、以及布满了水土流失似的皱纹,有那么一瞬间,我仿佛读懂了父母,也明白他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
生活如此贫苦,但是他们依然热爱生活,并且乐此不疲的劳作着,那是他们心中有希望,而我就是他们的希望,我突然发现自己明白的有点晚,但是还来得及,以后的时间唯有好好读书才能报答他们的不辞辛苦,明白了生活的不易,学习上更加刻苦,无奈智商有限,成绩虽不能名列前茅,但我也算废寝忘食,高三毕业,或许是笔下失误,我没有考上自己满意的大学,被调剂到省城的一所大学,对此有点耿耿于怀,不甚满意,但善良的父母对我心生宽慰,告诉我考上大学,告别了黄土地,他们甚为满意,让我在大学继续功读,生活永无止步,唯有努力才能改变现状,看着二老饱经风霜的笑脸,我有点无地自容。也许这世上只有父母对子女心无他求而又心无怨言的支持他们,想到这里,我心里的愧疚感增多,泪水就像泛滥的黄河,不由自主。
大学毕业后,为了照顾日渐苍老的双亲,也为了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我选择回到家乡工作,考上家乡的一所事业单位,本想着让父母好好歇一歇,儿女已长大,现在是我回报他们的时候了,但我结婚、买房子、抚养孩子,微薄的薪水根本无力负担家里巨大的开支,又花了父母不少积蓄。父母仁慈宽厚的脊背又成了我自我疗伤、安放迷茫心灵的归宿,他们心无怨言的帮衬我渡过生活中的一道道难关。好在我和妻子都是农家子弟,深知父母操持家业的艰辛,工作上倒也勤勤恳恳,自求上进,小日子逐渐有所好转。我们劝父母来小城和我生活在一起,但是他们一辈子都在黄土地上辛勤劳作,生活习惯上很难适应小城的生活,迟迟不愿来小家居住,他们舍不得侍候了一辈子的土地,舍不得乡下的老房子,其实他们不想给儿女们增添负担,父母一辈子都在为了儿女操劳,唯独没有想到自己,做儿女只能尽量将自己的家庭过好,尽量让父母放下那颗殚精竭虑的心。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说过,爱只能体会,难以描绘,再优美的文字也刻画不出父母爱的博大与宽广。淘尽记忆才明白,一辈子的生活琐碎是父母之所以伟大的最好诠释!
每当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自己背着馒头求学的光阴,感谢在那段苦乐参半的岁月中,父母对我言传身教的影响,生活虽苦,经济也很拮据,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泄气,犹如磐石般地坚持着。默默着支撑着整个家庭,正是他们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给我前进的道路指明了方向,让我在以后艰苦中岁月中能够经受住磨炼,遇到困难时能够从容应对,为我日后应对纷繁的社会生活,赢得了更多的坦然和从容。
自从为人父母后,我才开始懂得了养儿方知父母恩,也明白了母爱的伟大,父爱的厚重,在父母眼里,即使我们再不优秀,也是他们的骄傲;即便我们一事无成,也是他们无法割舍的心头肉,珍视如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养我长大,我陪伴你到老。惟愿岁月静好,你我珍惜,多陪陪父母,说说话,拉拉家常,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乎你我呢?愿我勤劳善良的母亲,忠诚坚韧的父亲,永远康健平安!也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旬邑县纪委监委 王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