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的过程,不仅是对谈话对象的考验,更是对谈话人员的考验。谈话对象的态度不好,产生对立、对抗情绪很正常。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以硬对硬,而要以柔克刚。谈话的过程,其实也是心与心的对撞,对上了才有火花。……”,近期,委主要领导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而又切合实际的理论知识课,通过学习,我对审查调查谈话有了更深的感触。
谈话要触及灵魂、触及思想
有句话叫促膝长谈,促膝说的是距离近,谈心则是真诚以待,谈的是心。在谈话中要以要以带有情感与温度的语言,以强烈对比的手法,触动其心灵深处,引导其正确认知和对待做出的成绩与犯下的错误。
回想我参与的一次陈某酒驾的问题线索。
当时陈某已离任多年,与社会有所脱节,从交警队调查了解时,就听说陈某抵触情绪大,不配合交警工作。我们在与其交谈前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了解到陈某曾经当过老师,我也当过,就从自己当时教书育人、师德师责感受聊起,以晚辈角色谈起酒驾的危害,拉近与被调查人的距离,循序渐进切入正题,慢慢地陈某卸下抵触的防线,正视到自己的错误,也后悔当时的做法和抱有的侥幸心理,接受组织对于自己的惩戒,写下满满三页的检讨书,在案件调查后期的每每接触,都感谢我们对其的帮助。
谈话要辩理说法、情理交融
说服人不是靠谁的声音大,不是靠以势压人,而是靠理、法、情的结合与交融,要根据谈话人的违规情节,抓住他的心理的动态,把理讲透、把法析明、把路指对,让他看到谈话人员是真心帮助。
一次,在查办违规虚构人员工资补贴职工食堂的问题线索中,谈话初期,吴某某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认为自己是出于好心,没有为自己谋取私利,只是沿袭前任领导的做法,从职工利益出发,如果受到处分,自己会很委屈。后来,随着谈话的深入,以同理心对他的初衷表示理解,但指出好心不一定办好事,并严肃告知这样的做法是违反党的纪律的,通过多次说法、举例、辩理深入谈话,我看到了他从最初的戒备与不理解,到感受组织教育挽救的思想转变;从不配合调查到最后主动讲清问题、承认错误。
谈话要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谈话是一个过程,具有客观规律,有的案件,审查调查对象准备时间充分,一下子突破很难,如果一味着急很可能适得其反,作为谈话人员,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被谈话人的心结,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其放下思想包袱完全信任组织。
记得我在处理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案件的时候,因为各种事由杨某曾被组织多次处理,给我最初的印象是粗鲁、蛮横,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刚接触不是一言不发就是暴跳如雷,自己感觉遇到了难题,一时无法下手,后经办案委室同志点拨,我们先从其外围展开,在其妹夫那了解到,当时租种贫困户手中的土地也是出于好心并高于周边租种的土地价格,由于自己对法律的无知,签订合同不够规范,后由于自己经营不善和受疫情大环境的影响,无法按合同约定足额兑付土地使用租金。了解到这一情况,我们给杨某送去了合同法及合同模板,并在调查走访贫困户的同时就此情况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得到贫困户的谅解并征询他们意见,在足额兑付土地租金后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重新签订土地使用合同,通过这一系列举动,杨某内心的坚冰融化了,积极主动配合我们调查,案件办理得以顺利、圆满。
纪检监察工作是赢得审查调查对象悔改之心、进取之心和对组织感恩之心的工作,我们要在谈心谈话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做一名得人心的监督者,做一名有温度的纪检监察人。
(驻兴平市委办纪检监察组 马鹏强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