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从计生系统调到市纪委工作已经第九个年头。不知不觉地由“懵懂新人”变成“纪检老兵”,回想起这些年的成长之路,不由得感慨万千,可刚到纪委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刚来就被分到教育研究室,从更新、维护兴平廉政网的工作做起。虽然自己刚大学毕业,没有多少工作经验,但由于本来就精通电脑,经过耐心学习,很快入门了,每天更新内容,文字编辑、图片剪辑、视频上传也能得心应手。
同时,我开始尝试着撰写廉政外宣稿件。“书到用时方恨少”,我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撰写第一篇稿件时的情形。
一天,全市纪检监察系统业务知识培训会后,领导安排我撰写培训信息,而且要求下班前就报送上级纪委,因为理科出身,没有多少文字功底,再加上时间紧迫,自己一下子成了“丈二和尚”,不知道如何下手,硬着头皮写了2页的稿件,等待审签,果不其然,不到千字的文章,居然被修改了十几处,从标题到词语搭配再到段落小标题,一一都被领导作了修改。
随后的几天,为了证明自己,干完份内的工作后,其余时间都花在了写通讯稿件上,稿件数量上去了,质量却没有跟上,两个礼拜,竟然只有一篇稿件被发表,自己的心里也十分的失落和难过,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能力。
“小高,你不要着急,稿子要写得好,平时的积累少不了,要多看《陕西党风与廉政》《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纪检监察》等,摘抄一些好语句,先从最简单的豆腐块写起,锻炼写作能力;再就是,上网看看别的县区的好稿子,多看看人家的选题及思路;最后就是多向单位的业务骨干请教,多写多练”室主任语重心长地说道。
从此以后,我改变了心态,浏览网站、阅读报刊杂志等变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从网站上收藏好文章,到剪掉报纸中好稿件,再到平时笔记中摘抄的好词好句,就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经过不断学习,稿件质量果然有了提高,稿子也陆续刊登出来,自信慢慢的找了回来。
初步打开了宣传工作局面,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领导的一席话拉回了现实。
“小高,督察和督查有什么区别,在这里用督察合适不?” “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工作报告中,‘纪律审查’一词全面取代了‘办案’、‘查办案件’的提法,你稿子中怎么还没有改过来,搞宣传工作,决不能马虎,要与时俱进,很小的错误如果被发表出去,都能被无限放大...”
“之前的学习还是不够系统、不够深入。”我自己检讨道。
我开始全方位学习,细读手边的专业书籍、法律法规,向单位业务“骨干”请教,补齐业务知识“短板”,研读中央和中央纪委重要讲话,把中、省、咸全会精神和中纪委网站“学思践悟”栏目文章当成汲取理论营养的“源泉”。弄懂吃透“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等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达到学到要处、思到远处、践到实处、悟到深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锤炼,我对宣传报道也有了自己的理解,稿件质量也在一点点的提升。从简单的“豆腐块”短讯、到工作动态信息、再到总结、经验交流类信息,自己所写的《兴平向“为官不为”者“开刀”》《兴平狠抓会风会纪 促干部作风转变》《兴平市“三强化”倒逼主体责任落地生根》《打着便民幌子饱私囊》等文章相继被咸阳日报头版、秦风网、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媒体刊登...
监察体制改革后,教育研究室改为宣传部,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职能更加凸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迎难而上,不断开创宣传工作新局面。
时常有朋友问我为啥不换个岗位,不要只搞“虚事”,也去案件上“威风”一下。不可否认,这么多年,一直写稿件、材料,一直干同一件事情,内心有一段时间也是迷茫的,尤其是有了小孩以后,由于经常加班,陪家人和孩子的时间相对会少一些,难免有些愧疚,但是,家人的默默支持、领导和同事的激励帮助就会立马冲散我的这些负面情绪,在我心中,纪委绝不只是“拍虎打蝇”,宣传工作虽然不是纪检监察的第一线,但却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一环,同样都是“威风凛凛”。
从刻板生硬的写法,到用故事语言去写新闻通讯稿件;从拿起相机时的手足无措,到随手抓拍一个个纪检镜头;从最初的苦中作乐,到现在的乐在其中,等等这些变化与成长,不正是宣传工作赐予给我的精神力量吗?
积力所举无不胜,众志所为无不成。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我的“战友”们将一如既往,忠诚聚焦主业,脚下多沾泥土,用笔尖书写新时代纪检监察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忠诚担当。
(兴平市纪委监委 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