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2年3月,和几个朋友作伴去汉中一带感受一下秦岭南麓初春的气息,顺带看看久已闻名的华阳古镇。中午吃完饭即从兴平出发,穿越秦岭的崇山峻岭,一边走着一边欣赏山中景致,到傍晚时分,才到洋县。吃饭住宿,自不必多说,第二天一大早,即向秦岭腹地中的华阳古镇出发,去感受春天里的山野活力和古镇风貌。
一路上新修的水泥路弯急坡陡,林茂树密,车子穿村越户,游走在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山包中,秦岭南麓的秀美新奇,让人的目光应接不暇,心驰神游。大约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目的地。一道牌坊式的山门上华阳古镇几个大字眏如眼帘,不远处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掩映在翠绿之中。始建于秦晋时期的这座古镇,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道驿站,古军事要冲,古经济政治重镇。古镇内宋元时期的古塔和古戏楼风格独特,明清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城墙残垣轮廓尚在,是深山之中罕见的明清时期古镇风貌。徜徉在绿树掩映下的清石板街道,大家神情愉悦,喜形于色。街道不算太长,对面各三十多家板式铺面鳞次栉比,或一两间,或三四间,现在虽然板门虚掩,铺匾陈旧,但当年的繁华热闹依稀可见,大家指指点点,很快也就走完了整条街。
时间还早呢。通过了解,我们知道可以坐电瓶车,上行十几公里,欣赏一下傥骆古道的风光,在傥骆古道的边上,还有一个可以参观的红景点,是当年红军经过时的纪念馆。大家觉得应该去感受一下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很快就找到一个当地青年驾驶的电瓶车,饶有兴致的上路了。因为司机是本地人,他了解的情况肯定不少,我们就和他边走边聊。据他说,我们现在要去的地方曾经是红二十五军司令部,一九三五年农历二月,红二十五军长征至此,只有三四百人的红军被国民党张飞生带领的警备二,三旅两千人追击,他们在傥骆古道附近的山上,给了敌人一个漂亮的伏击,打垮了敌人,保存了实力,并在当地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重新征得新兵若干,又组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革命力量。顺理成章的,红军的司令部也就设立在地主财东家的院子里了。
在古道边上不远处,一个小山坡的地下,有一个半亩地大的灰色院落,土坯围墙的前面,是不算高大的门楼,进门左手边,是四间青瓦灰砖的厢式住房,门楼对面,是一栋五间大小的厅房,中间的应该是客厅,左右两边各套了一间房子,过去曾经是程子华,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司令部,现在是红军的遗物陈列室,存放着当时的枪炮,大刀长矛,文书文件等等。院子的右手边,一些低矮的房子应该是厨房,饲养室之类。几颗大树根深叶茂,大门口的一面五星红旗和院墙上的红色标语,让这个院落宁静安详。
参观完后往回返的时候,不知道谁问了一句,不知道那个院子的主人是谁,当年红军来了,他们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电瓶车司机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红军到了古镇,镇是是呆不下去的,他们越过华阳,向西北方向的大山深处进发。在那场伏击战之后,部队需要修整,司令部需要一个相对隐秘的地方,便于开会,研究问题,进行决策,他们来到这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叩开了一个财东家的大门。开门的是一个是个守门人,通过他知道,这家的女主人三十多岁,死了丈夫,一个寡妇带着几个用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她根本不知道红军是何物,在听说红军要来了之后,便把家中的一点点能带走的值钱的东西,都随身带着,连夜逃往北边,大概是陕西北部或者关中平原一带她认为比较安全的地方吧。谁知后来,不久在半道上就遇到了土匪,土匪先是打劫了她的那点财产,又逼她跟他们性交,或者要逼她为妻,有几分姿色的女人性情刚烈,宁死不屈,土匪们强奸她之后,更是残忍的用木棍从她的下体桶了进去,把她活活折磨死去。一个逃避红军躲避战乱的女人,金银珠宝和安逸小康没有挽救她,让她过上平静孤寂的田园生活,反而害死了一位精明能干的女性的生命,让她抛尸荒野,这或许就是那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的悲剧吧。
听到这里,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都是红军惹的祸,如果没有红军从这里经过,她也许不会弃家出逃;不出逃,她就不会死;有的说,人生在世,生死有命,也许是她命中注定;有的人则说,她的发家致富,或许是丈夫留下来的一份基业,也许有部分是通过剥削得来的,但是如果没有精明能干的心计,没有起早贪黑的劳动,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是不会出人头地的,她也不会把自己的劳动果实看的那么重,为了一点点小资产,把自己的尊严和性命搭上。
我却半天无语,沉思良久。此时游人如织,阳光明媚。人们游走在如画的春色中,脸上洋溢着微笑。而我心中先前的悲意也逐渐消散了。千百年来,古镇历经了多少朝代变换,时间冲刷,它依然存在,而且俞久弥香,醇厚朴素;在它的身边演绎着多少人家情愁,世间疾苦,而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在这漫长的青灰色画卷里,竟然还有那么一点跳动的红色,闪闪发光,熠熠生辉。你看,不远处的山坡上,红军烈士陵园纪念碑清晰可见,高大庄严,一个个坟头上黄色的迎春花竞相开放,生趣盎然;低矮的墓碑上,一个个鲜红的名字庄重肃穆。躺在泥土中的烈士们,那些年龄只有二十多岁的青年,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劳苦大众的幸福安康,前赴后继,英勇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春和景明,国泰民安,如果没有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没有红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那个女人的命运将会重演,那个时代的悲剧也不会终结。同样的花样青春,同样的美丽生命,却演绎着不同的人生道路,产生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一个彪炳史册,一个随风而逝,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啊!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我们现在的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
(兴平市纪委监委 高新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