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战“疫”小故事
来源: 作者:市纪委管理员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0-02-27 09:17:13

我是秦都区马庄街道办下派马庄村的包村干部,自1月23日秦都区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我就和马庄村干部、党员、群众一起并肩作战。这些天来,我亲身经历了马庄村发生的许多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激励着我顽强战斗,也坚定了我的战“疫”信心。


一个老兵的请战书

1月27日,大年初二。为了阻止疫情传播,马庄村开始在各条街道口设立检查站,一来阻止村民走亲访友,二是劝返外来人员进入本村。各检查站设立好后,村两委会开始给各站点安排人员,就在我和村两委会干部在会议室商议落实人员时,一位行走不利索的村民走了进来,“郭书记,我来申请义务在检查站值班,这是我的请战书。”来人开门见山,并将一张纸交给村支部书记郭教练。来人叫张运良,六十岁左右,马庄村一组人,我认识。他是一名伤残退役军人,在部队时腰部受伤退伍,他曾找我帮他在民政办办理伤残军人待遇申请。“老张,你身体不太好,值班要24小时在岗,怕你受不了。”郭书记想婉言谢绝。“没事,这又不是干啥体力活,我能行,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要在抗击疫情中尽到我的一份责任。”张运良一句话直接封了所有在场干部的口。其实,张运良并不是什么文化人,他的请战书只是短短写了四行字,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语,读起来也不是很顺畅,但却完全体现出了他一个退伍军人在灾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的英勇品质。

村两委会批准了张运良的请求,他和另外一位村民被安排在“马二站”检查岗。自上岗后,张运良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对进出村的人员核对登记绝不马虎,不该出的决不让出,不能进的决不让进。十几天来,为了严格控制人员进出,他吃住在检查站岗亭,白天他让妻子将饭送到检查站,晚上天气虽然寒冷可他毅然坚持睡在检查站。张运良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真正做到了“退役不退志,退伍不退色”,体现了一名中国军人的时代风采。


悲痛中不失大义

2月2日,大年初八。马庄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处在最关键时期。可就在当天,村上先后去世了两位老人,村民罗三强的母亲去世,村民王忠庆的母亲去世,两位慈祥老人的离世让马庄村村民陷入悲伤,同时也让村两委会干部面露难色。政府发布禁令,疫情防控期间一律不得举办宴席,红事停办,白事简办。老人去世难免有亲属来吊唁送葬,不让亲属来参加葬礼,显得不近人情,让来吧,可能马庄村的防控工作将功亏一篑。“我们要本着为马庄六千名群众负责,我去做亲属工作。”支部书记郭教练硬着头皮去见逝者亲属。可一切却出乎大家所料,当郭书记见到两家逝者亲属时,得到的却是让人意想不到且一致的答案:郭书记,你是来做我们的思想工作来了,不用你做,这几天村上广播宣传我们也听到了,你放心,国难当头我们响应政府号召,在这关键时期我们绝不给马庄村添乱,不给国家制造麻烦,我们已经电话通知亲戚朋友母亲去世的消息了,也告知了他们不用前来吊唁送葬,也绝不举办宴席,只在咱村上找十几个乡党帮忙把我母亲安葬了,让老人入土为安就行。这就是马庄村村民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凛然态度和高尚情怀,郭书记瞬间被村民的大义之举感动的热泪盈眶。

2月9日,一幅贴在大门框上的挽联照片在马庄村村民的微信间转发。挽联内容为:奋战疫情国事为重沉痛悼慈亲,  辛苦劳作忠厚待人贤德传梓里。这是贴在马庄村一组郭龙家门口的挽联照片,原来郭龙的奶奶于2月8日去世,郭龙严格遵守秦都区十条禁令,将奶奶丧事简办,不邀请亲朋吊唁,不举办宴席,把失去亲人的痛压在心底,以国事为重,以抗击疫情为重,随请人在家门上书写了这幅挽联,彰显出一位普通村民大痛中的大爱。这幅挽联在马庄村民微信中转发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马庄村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马庄村民为郭龙点赞,为罗三强、王忠庆点赞。


一份特殊的捐赠

2月8日,正月十五。我和支部书记郭教练、村主任候群在村委会忙到十二点半左右,我准备回镇上吃饭,刚走出村委会办公室看到村建档立卡户张小祥骑着电动三轮来村委会。张小祥,我很熟悉,一级肢体残疾,行走要靠双拐和轮椅帮助。“老林,你也在,郭书记他们在不?”三轮还没停稳张小祥就问我。我看到张小祥的车厢里装了几箱方便面和几箱王老吉,“在,郭书记、侯主任都在。”郭书记和侯主任听到我和张小祥说话,急忙从办公室走了出来。“小祥,你拉这些东西干嘛?”郭书记可能已经看出了张小祥的意图。“我来给大家送点吃的,这些天你们为疫情防控忙前忙后,听村民说你们有时都忙到半夜,我也知道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可我却不能帮你们干点什么,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尽到应有责任,心里感到愧疚,我也只能做到这点,好让大家在加班加点干活时补充点能量,也权当大家都能替我张小祥出一点力。”张小祥说出了他的来意。“小祥,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但东西我们绝不能收,你本来生活就困难,我们没有照顾好你,你还来给我们送吃的。”村主任候群急了。的确,张小祥生活困难,他一级残疾,家里就他一个人,靠在街道修鞋维持生活。“今天你们无论如何也要收下,再说我也不会拉回去的,我生活确实困难,但村上和国家都给予了我关怀和帮助,今天,国家有难我也要知恩图报,所以你们没有理由不收。”张小祥十分倔强。“我觉得还是收下吧,这是小祥一份感恩的心意,一码是一码,小祥生活困难我们村上今后再多加关心帮助。”我使两方僵持的局面得以和解。下午,侯主任就将张小祥的捐赠行为在广播上进行了表扬,村民也对张小祥的行为给予称赞。


老支委带了个好头

2月9日下午,刚吃完中午饭,还没有到上班时间,我在“西大街”检查站查看出入人员登记情况。“争良,你见郭书记了没?我想向武汉捐款,但又不知如何捐。”老支委王广文急急火火的在找郭书记。“我可以告诉你如何捐,有两种捐赠方式你可以选择,一种是以特殊党费通过党组织上交,一种是通过民政部门转交红十字会。”见老王着急,我就大致告诉他捐款方法。“不管哪种方式都行,只要能把我的这份心带到疫区就行,还是叫郭书记替我去办理。”老王又急急忙忙去找郭书记。

下午六点,村两委会全体干部在村委会办公室集中汇报当天工作情况,这是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每天下午的必修课。“在汇报工作前,我先给大家说件事,今天下午支委老王向武汉捐款500元,让我代他交给镇上,我认为老王这个头带的很好,我们各位应该向他学习。”汇报前郭书记提起老王下午捐款的事。“老王这个头带的好,我们应该向他看齐,我也捐500元。”支委郭秋荣第一个表态。接着支部委员杨建、王建勋,村委会委员郭参考、王建军、王娟、王西安都抢着表态发言,并每人拿出500元现金交到村主任候群手里。“大家的表现确实让我感动,我向大家表示感谢,我捐1000元。”书记郭教练掏出1000元现金交给候群。“我向郭书记看齐,我捐1000元,我会很快通过组织把大家的爱心带到疫区去。”一会功夫,侯主任的手上就收到一厚沓钞票,这就是让武汉坚强、中国加油的一份力量。

我要讲的马庄故事还很多,这些只是疫情防控工作间隙整理的一部分,我会继续把其他故事一一记录,等战“疫”结束,我们取得胜利的时候和大家一起分享。

(秦都区马庄街道办 林争良)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