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每于寒尽觉春生
来源: 作者:市纪委管理员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0-01-22 10:18:54

今日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预示着一年最寒冷的时期到来。有那么一群人,心存热望,目光坚毅,步伐矫健地行走于凛冽的寒风中。而我,就是那群人中的一个。


腊月二十六,浓浓的年味忽然间就弥漫开来,无论是车水马龙的县城,或是人声鼎沸的集市,还是张灯结彩的村庄,这一份喜庆祥和的气氛,我们竟然视而不见。时间穿尘而过,光阴里的人和事深情安居,不慕过眼繁华,坚守内心素静,修得一颗草木寸心。一转身,忘不了那片贫瘠的土地,忘不了那些期盼的眼神,于是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肩负的这一份责任与使命。


车子穿行在淡淡的薄雾中,行至泔河路段,遇见结婚的车队停在路边,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新郎帅气逼人,新娘笑靥如花。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此情此景,我们不得不感慨这国泰民安的盛世繁华,这现世安稳的岁月静好。


一路上,五十多岁的老张和王部长,不惑之年的老刘和我,还有年轻的90后俊俊,讨论的话题都离不开贫困户的冷暖温饱。这一年,我们的本职工作可圈可点;这一年,我们的帮扶工作有声有色;这一年,我们披星戴月,栉风沐雨;这一年,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这一年,我们唯一不能直视的,却是对家人的深深愧疚。


党员“一帮一”下乡,王部长经常提供免费车辆,回来后还自掏腰包给我们管饭。老张是我们中间年龄最大的,常年患病,他的帮扶工作却是全单位最出色的。老刘把贫困户杨正秀的事情当成了自己家里的事情,就连果子采摘、销售他都要亲自过问。俊俊就是贫困户李景明一家的贴心人,这个精明干练的小伙子不顾即将临盆的妻子,却时刻牵挂着他帮扶的贫困户。


到达石潭镇底石村的时候,暖阳照耀,冰河始解,平整的土地蓄势待发,修剪的果树生机勃勃,我们欣喜地走在这一片希望的田野上。可敬可亲的村委会主任李恒强在办公室等候我们,金色的阳光洒落在他身上,似乎整个人笼罩了一层耀眼的光环。这个默默无闻的基层村干部,无比热爱生他养他的这一方水土,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地散发出光和热,滋养着这里的父老乡亲。


一壶邦淇菜籽油,一袋稻花香大米,一袋五得利面粉,我们送去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丰盛和富足,更是精神上的温暖与关怀。贫困户李景明拉着俊俊的手说:“这几年,多亏了这娃。”又忙不迭地给我们每人手里塞了一个红彤彤的苹果。到了贫困户杨正秀门口,门上了锁,老刘拿出手机准备打电话,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朝我们走来,老刘有些惊讶,一个月不见,杨正秀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伴竟然可以下床活动了。他开了门,把我们迎进屋,用夹杂着外地口音的陕西话说:“娃他妈跟集置办年货去了,产业扶贫政策就是好,今年酥梨卖了好价钱,我们能过个红火年。”


这里的通村路通向远方,路旁的树木高大挺拔,这里的环境清新美好,村里的人们勤劳善良。所到之处,我们不仅看到群众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更能感受到亲密和谐的干群关系。我不禁想起清人张维屏的一首《新雷》:“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春天的脚步,似乎越来越近了。


总有一些年份,注定会在时间的坐标上镌刻下褶褶生辉的印记。总有一群人,注定会在战胜贫困的道路上留下接续奋斗的痕迹。躬逢盛世,万里路遥,这一份根植于内心的深情,总有着让人热泪盈眶的力量,也必将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礼泉县扶贫局 张美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