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邑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以专项监督为抓手,紧盯“三资”登记、处置、公示等关键环节,推动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靶向发力,织密监督网络。该县纪委监委统筹“室组地”监督力量,联合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成立3个专项检查组,深入全县10个镇(街道)179个行政村,通过查阅账目、实地走访、入户核实等方式,全面摸排农村集体“三资”底数。重点核查集体土地流转、项目资金使用、固定资产租赁等环节是否存在违规发包、账实不符、收益流失等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台账,推动边查边改、立行立改。
分类施策,堵塞管理漏洞。针对摸排发现的合同不规范、权责不清晰等问题,旬邑县纪委监委及时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县农业农村局修订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明确资产资源登记、处置、公开等流程。同步开展村级合同“大起底”,对口头协议、要素不全、期限超限等合同分类处置,推动补签书面合同,规范租赁价格、承包期限,确保集体利益“颗粒归仓”。
源头治理,夯实制度根基。该县纪委监委将监督嵌入“三资”管理全过程,督促各镇(街道)建立村级资产资源动态管理台账,推行“一村一档”数字化监管模式。推动村级事务“阳光化”,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三资”公示栏,按月公开收支明细,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等渠道接受群众监督。
“农村集体‘三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我们将持续深化专项监督,以精准问责推动责任落实,以长效治理守护群众获得感。”旬邑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