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县区快报 / 永寿县 / 正文
永寿县纪委以“三化”建设为抓手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 作者:张丽娜 房媛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1-01-08 09:37:03

为切实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永寿县纪委监委按照省市“三化”建设工作统一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创新举措,着力补短板、解难题、求实效,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创新局面。

“三个突出”绘制“三化”建设施工图

“‘三化’建设是一项事关强基础、促发展的工作,必须抓紧抓实抓细”,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强调。为此,县纪委监委将“三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问题和结果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统筹联动、步调一致、同频推进,高标准绘制“施工图”,做到有的放矢、靶向发力。

在前期谋划上突出“早”。在前期对领导体制、工作程序、内部管理等方面规范和完善的基础上,2020年年初,讨论研究提出以“全面对标对表,全力争先奔跑”为主线,以“三学三比三提升”(学理论、比站位,提升素养;学政策、比业务,提升能力;学先进、比奉献,提升作风)为载体,全力推动“三化”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的思路,并将其列入全会报告内容。

在安排部署上突出“深”。2020年7月29日全市“三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后,迅速传达会议精神统一思想。7月31日印发“三化”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及委领导包抓镇(街道)、部门分工情况。8月3日召开纪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制定贯彻意见,明确要求、细化措施、夯实责任。并及时向县委常委会专题汇报“三化”建设推进会情况。对照市纪委《实施意见》要求,8月7日印发《实施细则》《机构设置方案》等文件,将3大类17项要求细化为48项任务、69条措施。8月10日,结合全省纪检监察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举措。

在具体推进上突出“实”。在推动“三化”建设工作中,就推进任务落实,县纪委建立“任务分解清单制、周汇报制、常委室部包抓制、检查观摩交流制、整改落实销号制”五项制度,通过“建立清单认领、实时督促检查、层层包联负责、相互观摩提升、整改台账销号”等,实现包抓全覆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压力传导下去、把责任落实到末端,推动“三化”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四个标准”深耕基础设施责任田

为促进纪检监察资源配置最优化,县纪委监委统一建设标准和要求,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夯实基础建设。

对标对表“立”。针对机构、编制、人员及职数问题,及时与县委组织部、编办等部门沟通协调,就所需资金问题,积极与财政部门对接,并协调派驻机构所在单位,着力解决县镇纪检监察机构办公用房问题。按照规定标准设立9个室部和5个派驻纪检监察组,优化了委机关内设机构和派驻机构设置,委机关行政编制已全部落实到位。

齐抓共建“设”。先后投入45万元,建成县镇规范化办公场所。落实委机关办公用房25间,实现4人以上室部均有2间标准化办公室。实行办公场地由驻在单位“统一提供”、装修布设由纪委“统一实施”、把关验收由纪委常委“统一负责”,按照3-4间标准落实了7个镇办、5个派驻机构办公场所。单独设立信访室和信访接待室,实现办信和接访相分离。在机关建立党风廉政文化宣传走廊,在镇办、派驻机构分别设置宣传栏,持续提升廉政宣传教育成效。

统一标准“配”。制定设施设备配备清单,本着“实用、管用、够用”的原则,加大设施设备配备力度,为所有纪检监察组织配齐办公设施和办案设备。同时,及时督促各纪检监察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永寿县谈话室使用管理办法(试行)》,逐镇办、派驻纪检监察组进行走访,对谈话室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信访举报电话按规定投入使用常态化核查,并查看录音录像及文书资料,指导谈话室终端设备的操作使用。

固本强基“建”。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永寿县科级干部廉政档案电子版和纸质版双系统,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日常更新维护。完善县级检举举报平台建设,增配了高拍仪、扫描仪等设施设备。扎实开展监督对象信息采集工作,抽调精干力量,对全县监察对象信息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分类统计。

“四项举措”织密工作机制运行网

对照市纪委制度建设中的37项任务要求,按照“贯彻执行类重在落实、参照制定类重在详实、自主制定类重在切实”的工作思路,一手抓任务落实,一手抓制度创新。

管理机制日趋完善。修订完善纪委常委会、监委委务会议《议事规则》,建立班子成员与室部负责人“四级领导体系”和“层级负责制”,层层压实责任,优化管理体系,每半年召开一次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研究确定反腐败案件查办中的重大问题,通报全县反腐倡廉情况,分析汇报重点案件办理情况,交流办案经验,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

日常监督更加精准。日常监督是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风向标”。对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环境保护、营商环境、民生领域和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等工作开展监督检查80余次,下发监察(检查)建议书10份。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57件,党纪政务处分170人。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的暂行规定》,共作出廉政意见回复325人次,对1人提出“暂缓使用”意见。

案件质量稳步提高。修订完善《审查调查案件材料整理归卷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材料立卷归档规定》等文件,实现执纪执法同向发力。开展交叉办案、协作办案、机关全员办案等措施,有效整合办案力量。定期深入镇办加强对纪律审查工作的检查督导,召开审查调查工作点评会、案件质量评查会等,加大对基层纪律审查工作的考核力度,有效提升案件的数量和质量。坚持挺纪在前,抓早抓小,运用“四种形态”处理439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269人次,切实做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工作能力有效提升。创新制定《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制度(试行)》《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考核办法》及《机关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持续强化纪检监察机构管理,推动工作落实。以“四进”活动为抓手,开展信访集中宣传活动2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3800余份。制定《实名检举控告核实告知和回复反馈工作办法》,实行矿产开发、土地、工程、冒名顶替上大学、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等9项工作台账化管理。在现有办结的案件中,有32件是通过案中案深挖、检查主动发现的,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3%。同时,线索来源更加广泛,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网络举报141件(次),同比增长8.4%。

“三个精准”锻造干部队伍生力军

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关键在人,推进镇街纪检监察机关‘三化’建设,最核心的就在于解决人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永寿县纪委监委紧盯新形势下纪法双施双守工作要求,将“三化”建设纳入干部培训内容,全面提升监督执纪水平。

精准施策,建好“蓄水池”。坚持岗位需要与人员编制相匹配,结合机构改革及班子建设,明确机关编制47个,采取“公开选调一批、组织任命一批、临时抽调一批”的原则,选优配强县镇两级领导班子及室部主任,保证每个室部都有3名正式在编人员,制定下发《永寿县选调纪检监察干部五年工作计划》,公开选调纪检监察干部7名。制定出台《永寿县村(居)监察信息员管理办法》及《永寿县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工作办法》,积极引进和接受外部监督,目前,164名监察信息员和17名特约监察员全部配备到位,县镇纪检监察机关依法接受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行为自觉进一步形成。

精准培养,练好“千里马”。以“三学三比三提升”为引领,实行“以制‘导’学、以考‘促’学、以督‘逼’学”,采取“每周一讲、集体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推进学习培训常态化。累计举办理论学习6次,开展“每周一讲”16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1次,外出培训2次,组织夜校学习11场次,共培训纪检监察干部872人次,覆盖率达98%。采取“顶岗轮训、交流轮岗、上挂下派”等方式锻造纪检铁军,先后选派11名干部到省市纪委实践锻炼,抽调8名纪检干部顶岗轮训,下派7名干部助力脱贫攻坚,今年,有3名纪检干部调动至市纪委工作,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专业能力切实得到了提升。

精准使用,铸就“实干家”。印发《永寿县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单列专项考核工作办法》,探索建立纪检监察干部专业化水平评价体系,分类分级对干部专业素质进行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不断优化专业化干部队伍存量。共开展评价112人次。将专业化评价体系13名优秀层级业务骨干组成讲师人才库,根据业务范围和专业特长,以及监督执纪工作难点、盲点内容,对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各类有效培训,促进培训实施提质增效。对新进人员和业务能力较弱人员以“菜单式”培训为抓手,通过分期选派镇办和派驻纪检组干部参与案件查办和报批案件审核处理等工作,充分发挥办案协作区和办案人才库作用,进一步提升纪检干部执纪执法业务能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