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原县纪委监委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创新举措、丰富载体、拓宽领域,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依托红色资源“引廉”。县纪委监委依托渭北红色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党建资源以及名人故居、纪念馆等资源,将党性教育、文化自信教育和本地特色相结合,挖掘提炼廉政主题,积极探索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文化教育新模式。每年“清明”“七一”来临之际,组织党员干部到渭北革命烈士陵园、黄子文墓等多处红色遗迹参观学习,聆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现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红色教育基地成为干部学习廉政文化的“精彩课堂”,形成了党员干部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同时,通过广泛开展“主题党日”、“廉政故事会”、“渭北烽火”等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教育引领党员干部继承弘扬渭北革命精神,廉洁从政。
依托优良家风“润廉”。县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干部家风教育,把家规家风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树立廉洁从政理念的第一道关口。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带头,邀请专家、教授开展道德教育“大讲堂”、家规家风教育专题辅导5次。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培训过程中,设置家风家规、孝廉文化课程。以“廉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下发家庭廉洁手册2000余份,印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并号召全县领导干部家庭加强反腐倡廉政策和资料的学习,养成以“勤”为贵、以“廉”为荣的良好家风。安乐中心蔡王村建设的家风馆2019年10月投入使用以来,每周邀请国学老师免费为周边乡村的适龄少年儿童和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家规家风及国学教育辅导,群众反响良好。
依托文明乡风“倡廉”。全县有90%以上的村开展了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渠岸镇大村王村按照“党风带民风培育好乡风”的要求,依托“村规民约”助推孝廉文化建设,将孝廉约定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部分,倡导“厚养薄葬”,2019年4月,该村荣获咸阳市“文明村”称号;陵前镇在全镇12个村117个村民小组建立起三级乡风文明促进会,有效的解决了攀比风、奢侈浪费风。另外还在大程镇西张村等44个村建立了廉政文化宣传长廊,把孝廉文化融入其中,为传承好家风,倡导孝廉文化奠定了基础。
依托基地建设“育廉”。目前全县已建成2个廉政教育基地和9个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2019年5月,省高速集团纪委和三原县纪委联合打造,共同建成了全省首家国企和地方纪委联建的三原服务区“清风驿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该基地建成后,已有县内6个镇办、12个部局、8家知名企业1.2万余名党员干部职工在此接受了廉政文化教育。2018年,依托渭北革命根据地“武字区”红色资源优势,在陵前镇建成了三原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基地,建成至今共接待县内外党团组织174批10440余人次。同时该县还依托“两委会”阵地,创建了渠岸镇大村王村、西阳镇东寨村等9个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均建立了廉政教育室、党性体检中心及廉政文化广场,并经常性举办形式多样的倡廉宣教活动,乡村崇廉尚廉风气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