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时身体都好着呢,也没有生过啥病,就不用给我检查了,咱们直接开始谈话就可以。”泾阳县纪委监委在办理一起信访案件时,对谈话对象李某开展谈话前身体检查,李某随意地说。
本着“无安全不办案”的理念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办案人员对谈话对象进行了身体检查,发现李某收缩压高达200mmHg,随即向相关领导汇报,并联系120绿色通道运送李某至定点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经医院检查,李某一直患有心脏病,其长期忽视直至此次发现。
今年以来,泾阳县纪委监委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审查调查”的理念,时刻绷紧办案安全之弦,把办案安全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使命的底线和生命线,通过加强教育培训、靠实安全责任、狠抓硬件提升、强化基础保障、健全内控机制,不断夯实、筑牢、守好办案安全防线。
加强教育培训,推动“心防”到位。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培训、安全首课等方式,坚持办案安全教育常态化,组织开展办案安全培训,系统掌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及省市纪委监委关于办案安全的新部署、新要求,引导办案人员将“无安全不办案”的理念入脑入心。
靠实安全责任,推动“人防”到位。以落实办案安全责任制为抓手,把办案安全责任层层细化,从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办案部门负责人、办案人员、安全员到案管部门,人人肩上有责任,树牢“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强对办案安全工作的全流程管控,推动办案安全各项具体责任落到实处。
狠抓硬件提升,推动“技防”到位。按照《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场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试行)》要求,持续加强县乡两级谈话室规范化建设,改造升级谈话室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全覆盖安全监控系统,对谈话场所和谈话过程实行全程监控和录音录像,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风险、纠治不规范办案行为。
强化基础保障,推动“物防”到位。对“走读式”谈话场所设施设备进行安全防护处理,配置安全签字笔等专用物品,以及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杜绝各类物品和设施设备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县人民医院签订医疗保障服务协议、建立“绿色通道”机制。
健全内控机制,推动“制防”到位。在严格执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市纪委监委关于办案安全工作部署要求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走读式”谈话安全工作手册》等制度,对乡镇纪委“走读式”谈话过程中的医疗保障服务工作进行规范,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确保各项办案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安全是审查调查的生命线,必须抓紧抓实,决不能有丝毫懈怠。”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办案安全“全周期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持续提升办案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