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需要扫一下码,就可以看到村里惠农资金发放、村级党务公开、财务公开的情况,还可以在上面直接反映问题,真是方便又透明。”见到前来监督检查的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兴隆镇太和村的徐阿姨熟练地打开手机上的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乐呵呵地说。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泾阳县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薄弱环节和易发问题,统筹用好县镇村监督力量,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守护好村集体“家底子”“钱袋子”。
该县纪委监委用好监督执纪片区协作机制,将全县9个镇街划分为4个协作片区,建立“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组+镇(街道)纪(工)委”的“四位一体”监督体系,采取“室组”联动、“组组”协同、“室组地”联合、大协作区制等监督方式,对全县148个行政村的“三资”管理工作运行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024年查处涉及农村“三资”管理、惠农补贴方面虚报冒领、优亲厚友、违规挪用等问题案件120件,党纪政务处分116人,批评教育帮助29人,退还群众财物22.47万元。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账目、个别约谈等方式,重点围绕村集体经济收支、各类惠农补助资金发放、村集体资产处置等方面开展全覆盖监督。坚持齐抓共管,加强与农业农村、巡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动,采取直接巡村、提级监督、专项监督等方式,推动“纪巡”融合、“纪审”互动、“纪财”贯通,拓宽发现问题渠道,督促各镇街及职能部门细化梳理农村集体“三资”事项、事权,建立集体“三资”管理清单,编制管理运行流程图,健全完善监管机制,确保监督全链条、全覆盖、无死角。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等职能部门,聚焦乡村振兴领域重点项目、重大资金、合同使用、村集体“三资”管理政策落实以及村务财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监守自盗、贪占挪用及违规处置集体资产等违纪违法行为,深挖背后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健全“三资”监管体系,守好看牢农村集体家底。
此外,积极拓宽群众反馈渠道,通过公布举报邮箱热线,宣传推广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等途径,面向群众广泛征集辖区内“三资”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对领域内群众反映问题突出的村开展专项督查,着力深挖“三资”领域背后的“责、风、腐”问题,确保从源头抓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网,提升“三资”管理效能。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事关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事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健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短板,以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做实大监督,守好村集体和老百姓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泾阳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