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泾阳县兴隆镇纪委积极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对照实际、推进工作结合起来,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信访积案专项治理、群众身边腐败与作风问题专项整理、营商环境优化、干部作风治理等工作为抓手,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以扎实工作成效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好入口关,畅通信访“连心桥”。将当好信访举报工作作为掌握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的重想载体,借助“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畅通“来信、来访、电话举报、网络举报”四位一体的群众举报渠道,建立信访积案化解长效机制,对时间跨度较长、群众反应强烈或者结而不服、重复访越级访隐患较为突出的信访件重新梳理,逐一明确办结时限,解决存在的难点和堵点,提升息访罢访率与满意率。注意用群众语言拉近和来访群众的距离,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纪检监察干部的真心与温暖,感受到纪检监察机关的忠诚与担当。对业务范围内来访,无论问题大小,一律仔细登记、受理,调查处理后,及时向群众反馈结果、听听意见,争取妥善解决。对业务范围外来访,认真聆听群众诉求,让群众把话说完,把有关法规政策讲清楚,引导群众向有处理权的部门反映,全力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对业务内外相互交织的问题,对信访事项仔细分析,认真甄别,按照反映问题的详实程度、利益诉求和违纪违法问题的因果关系等情况,分别作出处理。进一步前移信访“关口”,严格落实首办负责制,推进初信初访在规定时间内查清问题、作出处置,提升一次性办结率。仔细落实实名举报反馈制度,对署名举报件,经信访举报部门仔细核实举报人身份信息,确认是实名举报的,优先部署梳理摘报,及时反馈调查处理情况并听取意见,保证群众找得着人、说得上话、解得了问题。到目前为止,我镇梳理出的2件信访积案,已办结1件,办结率100%;化解1件,化解率100%。
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加大解决群众身边腐败与作风问题治理力度。按照县纪委的工作要求,始终将群众期盼作为正风肃纪反腐的发力点,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将抓好整理群众身边腐败与作风问题及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与切入点,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作为纪律审查的重点,对省、市县纪委转交的问题线索,对实名举报且线索具体、可查性强的信访举报,着重查办,下大力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典型案件。今年以来,镇纪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理,共反馈、督促整改问题6条,发现违纪线索7件,办结7件,其中给予警告处分4人,给予严重警告处分1人,留党察看1人;县纪委下转线索7条,办结7件,其中适用第一种形态4件,初核了结3件。同时,注意以案明纪,共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次,用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教育身边人,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勤政廉政意识,有效提高基层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
以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纠正“四风”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关系基层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与反腐败成效切身感受的重想切口,强化作风建设,是发展所需、群众所盼。镇纪委积极顺应群众的想求与期盼,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加大反“四风”力度,构建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大力整理“庸、懒、散、拖、浮”等不良风气,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虚作为的党员干部,对群众反映强烈、评议测评落后的村干部,坚决从严执纪问责;继续深化“严法纪、守规矩、转作风、提效能”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提升广大干部的服务水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解决“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浪费”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不断净化社会风气。
开展日常监督,充分发挥纪委联系群众纽带功能。把监督检查基层党员干部作风问题、侵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作为检查工作重中之重,通过专项检查、主动约谈等方式,着力发现基层党员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与作风腐败问题。今年来,聚焦村级党组织责任履行、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针对村级党组织开展了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线索7条。向村党组织反馈了“三资管理不力、招标程序不规范、环保治理不到位、疫情防控不到位、乱占耕地建房”等明显违反规定且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12次,想求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以扎实工作成效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下一步,镇纪委将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持续推进为群众办实事动真招、见实效,解决好群众身边存在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