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礼泉县纪委监委紧扣“三化”建设年行动部署,将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要求贯穿以案促改全过程,以规范提级、质效升级、长效筑基破解“改不深、改不实、改不久”难题,推动“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落地见效。
聚焦“规范化”,夯实改的基础。以制度规范为抓手,构建权责清晰、流程严密的以案促改工作体系。一是健全工作规范体系。制定《礼泉县纪委监委以案促改工作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以案促改工作办法”),从总则、工作职责、实施步骤、工作要求、附则等方面对以案促改全流程进行规范;细化宣传动员、剖析整改、建章立制等3个关键环节7项具体要求。二是规范剖析整改流程。案件审结后,承办科室从“思想根源、制度漏洞、监督短板”三维剖析,形成含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的“一案三单”,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后,精准送达责任单位,确保整改靶向不偏。三是强化过程监督规范。建立整改动态管理台账,实行挂号督办、销号管理,并对整改完成情况进行“回头看”。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核查、座谈访谈等方式,全程监督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突出“精细化”,提升改的质效。坚持“一案一策、精准滴灌”,推动以案促改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一是精准选取实施对象。为避免以案促改通知书滥发,随意扩大以案促改范围,县纪委监委从“发生典型违纪违法案件的单位、同类案件多发部门”“新发生的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对在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等方面以第三、四种形态处置且社会影响力大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件”三个维度精准选择实施对象。今年以来,已对查处的9件典型案件开展以案促改。二是精细剖析病因病灶。针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信访举报、巡视巡察等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廉洁风险、制度漏洞、管理薄弱点等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在深入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找准“症结”、剖析“病因”,开出“良方”,向相关单位制发“两书”33份,提出整改建议65条。三是精心开展警示教育。以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推动以案促改走深走实。《以案促改工作办法》规定,案发单位在收到以案促改通知书后制定工作方案,并及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会议内容包括通报案情、宣读处分决定、相关人员宣读《检讨书》或《忏悔书》、相关人员表态发言等。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7场次,覆盖党员干部220余人次。
立足“常态化”,巩固改的成果。以机制建设为支撑,推动以案促改从“集中整改”向“长效治理”延伸。一是建立跟踪检查机制。由案件承办单位,通过“查资料、看现场、访群众”等方式,对整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今年已对15份“两书”落实情况跟踪检查,督促整改问题完成34个,整改率提升至71.43%。二是构建成果转化机制。把深化整改落实与推动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推动相关单位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把以案促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三是创新联动治理机制。探索建立“纪检监察+行业监管”协同模式,针对整改中发现的行业性问题,通过召开联动治理推进会,通报案例情况、共享整改信息等方式,推动行业治理水平提升,以常态化治理效能护航全县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