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纪委监委不断强化监督职能,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综合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到宽严相济、精准有效执纪执法,严肃问责,持续深化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力度,推动全县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小题大做”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及早“正衣冠”。礼泉县纪委监委着力抓早抓小抓常,重点在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综合运用信访受理、线索处置、约谈提醒、谈话函询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和公职人员的日常监督,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任前集体廉政谈话和廉政考试,通过敲警钟提升新任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拍摄了《惩治蝇贪剑指微腐败》警示教育片,每年在全县开展廉政小戏巡演20余场次,告诫全区党员干部及家属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今年以来,礼泉纪委监委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人员116人。
“把脉问诊”精准把握纪法标准强力“治病树”。坚持宽严相济,综合考虑事实证据、思想态度、纪法运用等因素,严格把握每一种形态的量纪标准。对积极配合、主动说清问题的从宽处理,对知错认错、悔错改错的从轻处理。对执迷不悟、不知悔改的从严查处。今年来,该县共运用第二、三种形态处理73人次。
“铁拳重击”保持惩腐高压态势坚决“除顽疾”。始终保持惩治腐败力度不减,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领域和环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严重违纪违法涉嫌犯罪的,运用第四种形态坚决严肃惩处。2024年以来,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1人,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实现了惩处“极少数”、教育挽救“大多数”的政治效果和法纪效果。
“宽严相济”用好澄清证明机制敢于“扬正气”。始终坚持对干部既严管又厚爱,对最终确定举报反映问题失实的,启动澄清正名程序,在一定范围内以会议通报的方式为干部澄清正名。通过扎实做好澄清正名工作,最大限度为干部消除负面影响,为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为直面矛盾的干部“提气”、为履职尽责的干部“鼓劲”,引领形成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的新风尚。2022年以来,礼泉县纪委监委先后为4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进行澄清正名,推动形成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