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礼泉县再生资源产业园的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用废弃轮胎打造的创意雕塑—“算好人生七笔账”赫然入目,廉政名言、警示语录随处可见,廉政微广播推送的廉洁小故事“声”入人心,让职工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廉洁力量。这是礼泉县纪委监委推动清廉企业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以来,礼泉县纪委监委把清廉建设作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将“清廉基因”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清廉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激活了企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作为一名基层站所负责人,要时刻心存敬畏,守牢廉洁底线,自觉给爱好‘上把锁’,给交往‘设道岗’,在工作圈、生活圈、交往圈中始终做到独善其身……”礼泉县供电分公司在开展廉政宣传、警示教育、完善制度等“规定动作”的同时,立足形式“出新”、成效“入心”,推出“基层所长话廉洁”座谈会、“万家灯火廉洁有我”家风主题活动等“自选动作”,让廉洁教育从“照本宣科”变为“身临其境”,以廉洁文化武装员工思想、助推企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公司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注重引导企业挖掘自身廉洁元素外,县纪委监委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对国有企业监督,深入开展粮食购销领域、涉水领域等专项治理,严肃查处个别国企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靠企吃企”问题,推动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落实落细。2021年以来,全县立案查处国企人员6人。针对企业存在的体制机制漏洞和岗位廉政风险,督促及时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权力运行,从根本上挤压腐败问题滋生空间。截至目前,县纪委监委已指导5家企业查找出廉洁风险点28个,建立完善相关制度6项,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7个。
随着新天地、供电公司等清廉建设样板的示范带动,“清廉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已在全县各企业中生根发芽,东庄水库积极启动实施廉洁项目建设,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心特软食品公司等通过开展企业员工廉政教育培训、签订廉洁合同,把清廉理念和要求贯穿到企业发展全过程......通过一系列清廉建设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在充分发挥廉洁文化成风化人、润物无声的引领教化作用同时,县纪委监委立足自身职能职责,综合运用为民服务热线、举报邮箱、举报网址和微信公众号“清风醴泉”举报平台,优化与信访、审计等部门问题线索移交制度,定期与12345平台联系,多渠道发现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对涉及营商环境的信访举报优先处置、挂牌督办、限时办结,确保企业诉求有渠道反映、能及时解决;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建立工作台账,督促相关部门认真整改,举一反三;对存在工作落实不力、损害营商环境的单位及个人严肃问责,以监督执纪“硬约束”倒逼营商环境“软实力”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