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礼泉县纪委监委不断探索基层监督路径,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基层反腐网络中的“监督哨”作用,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基层延伸,切实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
规范基层监督体制机制。礼泉县纪委监委在全县建立了各镇党委统一领导,镇纪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村务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实现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镇纪委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直接指导和监督,实现逆向监督向平行监督转变,消除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思想顾虑,让他们能够放开手脚,彻底解决无法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让监督变得更加有力、有效,也使村务监督工作始终保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工作推进、监督制约、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定期与各村“一把手”进行谈心谈话活动,对违纪违法问题综合运用“四种形态”进行处置;县纪委及有关部门定期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选优配强村级监督力量。针对监督一线存在的村监委委员年龄老化、业务不熟、监督力量薄弱等问题,县纪委监委结合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会同组织、民政部门完善《选举办法》,及时对村务监督委员会进行换届。优化关于候选人条件,设定最高年龄界限和最低文化程度,提高选人标准,将更多年轻、有文化的人选进村监会队伍;进一步改进提名、选举方式等规定,通过无记名投票产生初步候选人,选出群众的“贴心人”。县纪委强化对选举程序的监督检查,督促乡镇严格落实推选、组织考察等相关程序,确保选好人。全县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212名,成员640名,监督覆盖面达到100%。同时,加强教育培训力度,2021年换届以来对新任村监会成员进行了两轮培训,进一步提高精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敢监督、善监督、能监督的队伍。
结合实际规范监督程序。为了有效发挥“家门口的监督员”作用,县严格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范围、监督内容、监督流程,明确规定监督事项、内容与环节,充分发挥村级监督组织在了解民情、搜集情况、发现线索的距离优势,重点围绕人、财、事等方面进行监督。首先监督人。把监督的重点放在对两委班子成员尤其是对村主要干部的监督上,看其是否勤政廉政、廉洁履职,是否有违反有关规定,帮助做好自查自纠,督促抓好问题整改。其次监督财。把监督的重点放在“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围绕村务公开、村级财务按月逐笔流水账式公开、村级财务集体审账等重点内容开展监督活动。再次监督事。把监督重点放在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上,不断完善和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工作机制,对村级重大事项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在做细末梢监督上下功夫,破解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题,充分发挥上对下监督的组织优势和面对面监督的距离优势,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村务监督体系,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