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礼泉县纪委监委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将“四种形态”贯穿到纪检监察各项工作中,增强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和精准度,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1-6月份,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276人次。
注重抓早抓小,前移防范关口。县纪委监委把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作为加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和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以关口前移为切入点,建立健全抓早抓小机制,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筑牢监督执纪“第一道防线”。通过谈心谈话、“一把手”约谈、提醒谈话、约谈函询等方式,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教育、早警示、早纠正。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98人次,占比71.7%。
坚持严字当头,精准执纪问责。县纪委监委综合运用信访举报、日常监督、网络舆情为党员干部“体检”,以“四种形态”为标准,明确政策界限,区分不同情况,坚持分类处置。实际操作中突出监督执纪重点,既正确把握“大多数”,又坚决惩处“少数”和“极少数”。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紧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乡村振兴、扫黑除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重点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出重拳、下猛药,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运用第二、三、四种形态处理78人次,占比23.3%。
强化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县纪委监委注重通报曝光的政治性和社会效应,严把曝光案件审查关口,在通报曝光范围、方式和内容上严格把关,通过印发文件、利用“清风醴泉”微信公众号、礼泉廉政网通报等多种形式公开曝光,强化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震慑作用。通过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例,持续发出强烈信号,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警示震慑力,努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氛围。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批8件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