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乾县纪委监委紧盯医保领域哄抬零售药品价格突出问题强化监督,结合集中整治为民办实事活动,通过强化监督、严肃执纪、有效治理等有效举措,推动医保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暖心办”转变。
药品价格直接影响群众的看病费用。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卫健局、县医保局等职能部门,成立医保领域专项检查组,通过明察暗访、抽查检查、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全县定点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价格进行排查比对,重点组织开展对通用名、厂牌、剂型、规格均相同的“四同”药品的价格治理,对发现的问题分类建立台账,形成详细问题清单,在督促县医保局对账销号、强化整改的基础上,深挖细查责任单位监管缺失、作风不实等问题,倒逼责任单位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治理成效。
县纪委监委督促推动全县定点零售药店统一将药品销售价格输入“药品价格比价系统”向社会公示,通过集采药品“三进”行动将全县74家零售药店及11家民营医疗机构纳入集采药品单位,各机构设立“集采药品专柜”供参保群众购买“平价”药品,实现同类药品价格透明化,倒逼药店降低药品价格,满足群众购药的选择空间,群众购药选择性更多、更加经济实惠;截至目前,受益群众达2.1万人,减轻了群众负担,增加了群众医保获得感。
同时,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县纪委监委督促推动县医保局整合县、镇、村三级服务资源,在全县16 个镇(街道)设立医保服务站,183 个村(社区)设立医保服务室配备兼职人员,将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待遇查询等18项高频业务下沉至基层,落实“帮办、代办、上门办”机制,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同时,积极推行“一窗通办”,将业务平均办理时长压缩至5分钟以内,极大提高了医保服务质效。